西漢末期的理論家們用“天命”與“五行”作為基礎理論,解釋王朝的更迭,似乎暗示了在“王權”之外還有一種神秘的力量。這種力量能夠感受到人心的向背,所謂施德政則天命仍在,不施德政則五行轉移。如此說來,在帝國的時代,所有的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認識到這樣一個問題,帝國興與衰的基礎在於施政者的方針是否恩惠了帝國的絕大多數民眾。
看來,統治帝國就是這樣的簡單,施德政則帝國興,反之則帝國亡。既然每個統治者都了解這個簡單的道理,帝國就應該永遠興盛而不會滅亡。新朝的每一項政策看起來都是德政,然而僅僅過了十五年,新朝就轟轟烈烈地倒塌了,一如它轟轟烈烈地建立。又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大家共創美好世界的理想如此之快地轉變為一場災難呢?
戰國二百五十四年的曆史,充滿了統一中國形成帝製的各種契機。秦、西漢與新三朝是帝國為其命運作出各種嚐試、不斷探索的重要時期,這一社會實踐的頂峰於王莽的新朝歸於結束。其後的時光,隻是對以上三朝製度的總結與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