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陳蘇鎮
西周是分封製,也叫封建製,秦以後那種大一統的國家是一種中央集權製,也有人把前麵這種叫做王國,後麵這種叫做帝國。
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王子今
秦以後通稱為郡縣製,由皇帝直接管理地方。帝製是一個高度集權的、由中央直接控製地方的製度。
在劉邦稱帝的十九年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從這一年開始,中國就進入到帝國的時代。在一個廣袤的國土範圍上成立統一的國家,皇帝是全帝國唯一的首腦,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帝國廢除了分封製度改為郡縣,這在諸侯割據的時代是從未有過的。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陳蘇鎮
秦統一中國不是偶然事件,應該說從夏、商、周三代以來,統一就是中國曆史的一個大趨勢。為什麼由秦來完成這個統一呢?這是因為秦國在戰國末年的時候發展得最快,成為“戰國七雄”當中最強大的國家。
秦所在的關中地區,按司馬遷的說法,當時土地麵積占全國的1/3,人口占全國的3/10,但是它的財富占全國的6/10。關中地區有比較豐富的資源,另外秦朝自從“商鞅變法”以後,發展很快,迅速建立起一種軍國主義體製,獎勵耕戰等等,實行法製。這套製度,這套體製,又使得秦國能夠有效來動員和利用關中的資源,所以秦國能夠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劉華祝
最主要的原因是春秋後期以來,鐵器、農耕、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各地經濟的大發展。經濟的發展必然會促進商業的往來、文化的交流、各國的緊密聯係。分裂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它是違背經濟規律的,所以統一是個大趨勢。
秦實行了商鞅的兩次變法以後,獎勵耕戰,軍隊戰鬥力得到加強。而且秦的國土主要是陝西關中地區,麵積實際上超過了關東六國之和,所以隻能由它來統一,別的國家不太可能。
可惜的是,秦帝國是一個非常短命的帝國,它隻存在了十五年的時間。公元前206年滅秦後,兩個主要的滅秦勢力開始了爭霸天下的新戰爭。這場戰爭在中國的曆史上稱為“楚漢之爭”。在這場戰爭的開始,實力的對比有利於西楚項羽,這使劉邦的漢軍處在以小博大的哀兵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