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宮人累——宮廷對食和魏忠賢的興衰沉浮(2)(1 / 3)

另一個烙刻在朱由校幼小心靈上的人物是乳母客氏。

客氏是河北保定人,出身貧寒,大字不識一個。她最初的人生和魏四相似,但比魏四幸運,客氏在18歲時成為皇長孫朱由校的乳母。

當時,皇宮裏乃至整個北京城的奶媽都不合朱由校的胃口,小家夥一口奶都不吃,愁死了宮中操辦的人。這個皇長孫雖然前途不太好,可如果因為沒有奶喝而夭折了,這個責任誰也負不起。於是,尋找奶媽的範圍擴大到北京附近的州縣。保定的客氏剛剛生下兒子侯國興不久,奶水很足,被地方官送到宮中候選。奇怪了,朱由校誰的奶水都不吃,就隻吃客氏的奶水。順理成章的,客氏留在宮中成了朱由校的專職奶媽。

因為朱由校的地位不高,客氏的宮廷地位也不高。她的生活和魏進忠一樣枯燥無聊,能做的就是用母親一樣的胸懷關心朱由校。朱由校的父親自顧不暇,母親早死,生活上是客氏一手照顧。客氏和朱由校朝夕相處,叫他起床,哄他睡覺,看著他慢慢長大,簡直把他當成了少小分離的親生兒子。朱由校對生母王氏沒有太深印象,懵懂之中客氏就像是自己的母親,哺育自己,幫自己穿衣服,喂自己吃飯,幫自己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漸漸的,朱由校離不開奶媽了。

朱由校有兩個朝夕相處的人,就是客氏和魏進忠。客氏解決了朱由校生活上的問題,主內;魏進忠教導朱由校認識自然和社會,學會各種本事,主外。

這一主二仆,是皇宮中獨特的風景,多少令人感慨。

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是常年隱居深宮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駕崩了,苦等皇位30年的太子朱常洛順理成章地當了新皇帝。朱常洛的漫長等待隻換來了3個月的短暫龍椅,很快就因為縱欲過度、身患重病撒手人寰了。臨死前,朱常洛指定長子朱由校為接班人。在王安、楊漣等內外臣工的支持下,年幼的朱由校被擁立為新皇帝,年號天啟。

事情變化得太快。幾個月前還很少有人對朱由校熱情相對,突然間所有太監和宮女就都把熱臉往朱由校身邊湊。順帶著,地位卑微的魏進忠和客氏也成了宮廷裏的香饃饃,誰都對他倆高看三分。

朱由校雖然當了皇帝,可什麼都不會,凡事都要仰仗魏進忠的指點,遇到什麼難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問魏進忠這個老奴才應該怎麼辦。在生活上,還是客氏全權打理朱由校的一切,隻是原來的粗茶淡飯變成了美味佳肴。皇帝離不開客氏。朝臣們認為皇帝即位了,奶媽還留在宮廷中,甚至和皇帝同吃同住,實在不合禮製,所以紛紛上書要求將客氏送出皇宮。朱由校迫於壓力,在即位初讓客氏搬出了皇宮。可在客氏離開後,朱由校厭食、失眠、頭暈,精神恍惚,生活不下去了。幾天後,他不顧大臣們的反對,把客氏召回了紫禁城。整個天啟朝,客氏都自由出入宮廷,和朱由校生活在一起。

因為多年陪護之功和皇帝對他倆的依賴,魏進忠和客氏在朱由校即位不久便鯉魚跳龍門:“未逾月,封客氏奉聖夫人,蔭其子侯國興、弟客光先及忠賢兄釗俱錦衣千戶。”除了兄弟子侄得到官職之外,魏進忠也升遷為“司禮秉筆太監兼提督寶和三店”。這個“司禮秉筆太監”是司禮監替皇帝草擬政令意見的人,起碼得由識字的太監擔任,但魏進忠打破了這個職位的任職條件。

從社會底層瞬間躍升成帝國的核心角色,魏進忠和客氏兩人還真有點不太習慣。每個人,不論他處在什麼地位,都有渴望尊嚴、權勢和得到社會認同的欲望,隻是絕大多數人的欲望被強力壓製著,不能得到滿足。魏進忠和客氏也是這樣,如今“潘多拉魔盒”打開了,欲望的實現不再遙不可及,而是唾手可得了。他們沒有經受住榮華富貴和一切享受的誘惑,很自然地把手從朱由校身上伸到了朝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