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圓圓曲——清軍入關和陳圓圓的身世之謎(1)(1 / 3)

姑蘇歌姬

陳圓圓本來既不姓陳,也不叫圓圓,而叫邢沅。她是明末清初江蘇武進人,出身貧寒,父母早亡,投靠蘇州的姨母陳氏。到了蘇州陳家後,可憐的小姑娘改姓陳,正式定名為“陳沅”。在明末清初時的史料中,“陳沅”就是陳圓圓。

那麼“陳沅”又怎麼成為“陳圓圓”的呢?

話說陳沅這個小姑娘越長越漂亮,得到了蘇州優美風俗和旖旎風光的精華。這讓姨母一家人決定把她當做“瘦馬”來養。所謂“養瘦馬”,是明清時期蘇州一帶的方言,就是領養幼女,培養長大後賣給別人做妾或做歌妓。一些小姑娘從小就被人按照或嫵媚或清純或歌舞出眾的標準來培養,到了十五六歲就被當做商品出賣。陳沅長大後,色藝雙全,沒有被賣為妾,而是被賣入了一家戲院,登場演出。戲院給她取了一個藝名,叫做“圓圓”。隨著她的名聲越來越大,“陳圓圓”這個藝名變得廣為人知,取代了“陳沅”的真名。

陳圓圓“容辭閑雅,額秀頤豐”,有大家風度,每次演出都明豔出眾,獨冠當時,“觀者為之魂斷”,沒幾年就成為蘇州著名歌姬。明朝天啟至清朝康熙年間,吳江人鄒樞所著《十美詞記》中記載:“姑蘇歌姬昆曲戲子陳圓圓年青聰慧,容貌娟秀,姑蘇歌姬陳圓圓演《西廂》,扮貼旦紅娘腳色,體態傾靡,說白便巧,曲盡蕭寺當年情緒,常在予家演劇,留連不去。”陳圓圓因為色藝冠時,被譽為“江南八豔”之一。

如果按照歌姬這條職業路線發展下去,陳圓圓有三條道路可走。

第一是繼續輝煌幾年,年紀大了以後頂著著名歌姬的光輝嫁入富豪人家做妾,或者被名人士大夫贖身,與人詩文唱和,總之是依靠他人度過後半生。這是歌姬最成功、最美好的出路。第二是在歌姬行業發展到底,慢慢地授徒傳藝,然後自己經營戲院,做戲院的老板,自食其力。這是歌姬最職業化、最獨立的出路。第三條路最淒涼,就是陳圓圓年老色衰後,無人問津。如果她之前積攢了足夠的錢財,可以默默無聞地隱居,了此餘生;如果她沒有足夠的錢財,那下場就悲慘了。

然而,陳圓圓走出了第四條道路,即介入了政治,在明末清初、朝代更迭的大潮中刻下了芳名。

我們跳出尚能歌舞升平的蘇州富庶一方,會發現當時的明朝已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廣大地區民生凋敝,政治黑暗,賦稅沉重;中原地區有以李自成為代表的農民起義,如火如荼;北方有勃興的滿族人,橫刀躍馬,對明朝虎視眈眈。在位的崇禎皇帝忙得焦頭爛額,理不清頭緒。

皇帝天天繃著臉,沒有一絲笑容。他身邊的人最害怕了,保不準什麼時候皇帝龍顏大怒,就拿自己開刀。於是,他們商量著選些年輕貌美的女子進宮,伺候皇上,讓皇帝高興。這叫轉移注意力。這個辦法得到了宮廷內部的一致同意,馬上聯係各自的家人親戚,讓外戚們趕緊張羅著物色美女。崇禎的國丈、皇後的父親周奎,祖籍蘇州,覺得蘇州美女甲天下,決定去蘇州尋求美色。可是他年紀大了,自己辦不了這事,就委托國舅、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選美。

到了蘇州,田畹很快就聽說了陳圓圓的大名,慕名去一探究竟。

田畹目不轉睛地看了陳圓圓的一場表演,當即驚為天人。天底下竟然還有這麼美麗的女子,還有這麼悅耳動聽的歌聲!他立刻拿出2000兩白銀來給陳圓圓贖身,要帶她回京複命。

陳圓圓一介歌姬,對把自己賣來賣去的行為自然反感,可她一個弱女子又能如何呢?她隻能跟隨田畹前往北方,奔向未知的未來。

到了北京,陳圓圓漸漸知道了自己不過是逗皇上開心的一個玩偶,既沒有名分,也見不得光。可她除了感歎不幸,又能如何呢?

好在崇禎皇帝並非荒淫無恥的惡人。他始終沉浸在繁重的國事中,戰亂頻繁、國庫空虛,根本沒有心思淫樂。對外戚們送進宮來的那些美女,崇禎也覺得很反感,揮揮手說,我不需要,你們都帶回去吧!就這樣,陳圓圓和紫禁城作了一次短暫的邂逅後,回到了田畹的府邸。

有人說失去了作用的陳圓圓回到田府被田畹占為己有,也有人說陳圓圓在田家充當了普通歌姬。可憐的陳圓圓啊!她離開了富庶的蘇州,離開了欣賞自己的舞台,來到了烽火噩耗頻傳的京城,做起了壓抑苦悶的家奴。

田畹家並不是陳圓圓避風的港灣。北京的局勢越來越緊張,今天有某地被農民軍攻陷的噩耗,明天又傳來關外官兵大敗的戰況,城中官民擔驚受怕。明朝的江山不穩,說不定還有王朝傾覆的危險。田畹作為皇親國戚,害怕起來。不管是誰推翻了明朝,他田畹的榮華富貴都沒了。更可怕的是,農民軍誓言要攻陷京城,懲治貪官汙吏。田畹就是對百姓敲骨吸髓的貪官汙吏,說不定連命都會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