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圓圓曲——清軍入關和陳圓圓的身世之謎(3)(3 / 3)

陳圓圓死後,她的墓地何在,又成為一個新的疑案。現在雲南、上海、蘇州等地都有陳圓圓墓塚的傳說。之前,除了雲南昆明找到過陳圓圓的衣冠塚外,其餘均缺乏真憑實據。那麼陳圓圓到底埋葬在什麼地方呢?陳圓圓的埋葬地可以反過來向我們透露出她晚年的行蹤。

讓我們一起重新回到貴州岑鞏縣。

黃部長等人在馬家寨左側找到了一個吳氏家族墓地。那裏墳塋累累,墓碑林立,其中的“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是否就是陳圓圓的墓地呢?南京地方誌專家王湧堅認為那不是一個普通的墓,“雖然墓上並無‘陳圓圓’三個字,但這應該就是陳圓圓安息之地”。王湧堅解釋,陳圓圓的墓碑不用真名而用隱語,是為了對外保密。“‘聶’由雙耳組成,暗指陳圓圓的姓名。陳圓圓原名叫邢圓圓,因為父親早逝,由其姨父撫養成人,姨父姓陳,所以陳圓圓就改姓了陳。‘邢’與‘陳’都有耳朵旁,一個在左,一個在右,配成雙耳,‘雙’又隱含‘美好’、‘圓滿’、‘團圓’之意,又與陳圓圓的名字暗合。”事實上,石碑上的“聶”字,是吳家人創造出來的,至於以後有這麼一個簡化漢字純屬巧合。而墓上所寫“吳門”也有兩重含義,一是指陳圓圓的夫家姓吳;二是暗指陳圓圓的籍貫蘇州(蘇州古稱吳門)。

王湧堅告訴《金陵晚報》、《北京科技報》等記者說,陳圓圓是為了不使吳三桂無後而離開吳三桂的。吳三桂死後,清軍南下,要滅其九族。“陳圓圓得到消息後,為了吳家能有後代,就帶著兒子吳啟華(一說吳昌華)、孫子吳仕傑,在吳三桂生前親信、軍師馬寶的護送下,逃到貴州的一片原始森林避難。為了紀念吳家的恩人馬寶,同時也為避人耳目,避難的地方就叫做馬家寨。如今馬家寨全寨170餘戶900餘人,全姓吳。這裏的人都自稱是吳三桂與陳圓圓的後裔。”對自己的身世,馬家寨的吳姓人采取秘傳的方式,每次確定一兩個傳人,代代相傳。為防止泄密,除了傳人知曉底細外,沒有任何其他人知曉。辛亥革命後,這個規矩也沒有解禁。陳圓圓的墓碑此前也一直被埋在地裏。

專家的解釋是否正確?貴州岑鞏縣馬家寨的墓地是否就是陳圓圓的歸宿呢?讓我們再來看看岑鞏縣誌的記載。《岑鞏縣誌·文物名勝篇》第834、835頁載:“陳圓圓墓(考)。明末清初名妓陳圓圓葬於思州城東北38公裏,今水尾鎮馬家寨獅子山上,鼇山寺南端。”

另外還有:“據考,陳圓圓墓碑上沒有直書其名,係對外保密而隱諱……馬家寨名為馬家,實際居住者全部姓吳,曆來自稱吳三桂後代,如今吳氏已有後裔一千多口。為保護陳圓圓墓,雍正年間立碑之後未進行重修……據吳氏相傳,陳圓圓晚年住天安寺(又名平西庵)……

留有皇傘、禦字簿、大刀、金銀等物。同時,馬家寨還有《七顆針的壽鞋》、《吳啟華藏身達木洞》、《襄子家屋場》和《馬寶護送陳圓圓》等傳說故事。”看來,岑鞏馬家寨的陳圓圓墓是最“靠譜”的陳圓圓的墓地了。

20世紀80年代初,馬家寨的吳氏家族逐步向外界透露自己的身世。有關部門將碑挖出後豎在了陳圓圓墓前。遺憾的是,人們的這一舉動招來了盜墓賊。20世紀80年代末,陳圓圓的墓被盜一空,僅剩下一具女性骨架和36顆排列均勻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