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本費用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之間的百分比,它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耗費與獲得的收益之間的關係。其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這個指標越高,表明企業耗費所取得的收益越高。它也是一個能直接反映增收節支、增產節約效益的指標。因此,企業生產銷售的增加和費用開支的節約,都能使這一比率提高。

(4)淨值報酬率。

淨值報酬率是淨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的百分比,也稱為股東權益報酬率。其計算公式為:

淨值報酬率=(淨利潤÷平均股東權益)×100%

淨值報酬率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例】某企業年末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的有關資料見表6-4:

表6-4某企業年末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的有關資料

單位:萬元

項目金額項目金額

流動資產970流動負債。

貨幣資金10長期負債。

應收賬款400所有者權益。

存貨560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總額。

非流動資產1320主營業務收入。

資產總額2290主營業務成本。

資本公積300利潤總額。

注:應收賬款、存貨的年末數與年初數相等,現銷為1000萬元。資產總額年初數與年末數相等,不考慮所得稅。

根據上述資料,各指標的計算如下:

[1]反映償債能力的指標:

資產負債率=1950÷2290×100%=85.15%

流動比率=970÷950=1.02

速動比率=(970-560)÷950=0.43

通過上述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流動比率過低,速動比率也有問題,該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較差;資產負債率較高,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較低。

[2]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

資產淨利率=900÷(2290+2290)÷2×100%

=39.30%

銷售淨利率=900÷3000×100%=30%

成本費用利潤率=900÷1800×100%=50%

上述計算結果隻能表明該企業的資產淨利率為39.30%、銷售淨利率為30%、成本費用利潤率為50%。這些結果說明什麼問題,還需要通過比較進行深入分析。

[3]反映營運能力的指標:

賒銷收入淨額=3000-1000=2000(萬元)

應收賬款平均餘額=400(萬元)

應收賬款周轉次數=2000÷400=5(次)

平均存貨=560(萬元)

存貨周轉率=1800÷560=3.21(次)

上述計算結果表明,該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為每年5次,存貨周轉率為每年3.21次。這些結果隻有通過比較,才能說明企業應收賬款、存貨周轉速度的快慢。

255.使用財務比率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由於會計報表本身有局限性,因此據此計算出來的財務比率也有某些局限性,在使用時要加以注意,特別是應用行業平均數時應注意一些特定的事項。

就分析者而言,會計報表使用者必須十分小心,不能絕對信任所計算出的比率或所進行的比較。

應特別提請注意的是,比率是由一個分子和一個分母組成的分數,有多少對數字就有多少種財務分析,沒有一組也沒有一個具體的分析是使用同樣的數字計算的,甚至連行業比率公式也是隨時隨地都在變化,如果對行業比率的計算方法缺乏充分的認識,按照某些推薦的方法分析某個公司,繼而與可能使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的行業比率進行比較,就會產生一些問題:

(1)不同會計方法的運用會產生的問題。

由於相同的公司可以使用不同的計價或收入確認方法,人們必須仔細閱讀報表及其附注,以確定報表之間的可比程度。如果一家公司采用先進先出法對存貨計價,而另一家公司采用後進先出法,其存貨及銷售成本數字的意義就不相同。從絕對意義上說,用這些數字計算出的比率進行比較就變得毫無意義。然而這對每一公司的趨勢分析還是有意義的,比如行業平均數據使得用不同會計原則的公司能在同類指標中作出比較而得出一個平均數據,以了解本公司這方麵的發展趨勢。

(2)會計年度終結的日期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假如有兩個公司,一個以12月31日為年終日,一個以11月30日為年終日,就應考慮兩家公司存貨的差異。

(3)采用不同會計政策的公司可能會包括在同一個行業平均數中,資本密集型公司與勞動密集型公司包括在一個組內,大量舉債的公司可以同寧願避免借債風險的公司包括在同一平均數中。

(4)有些行業平均數來自於不具備行業代表性的少量樣本。

一張極端的報表,如包括了大額虧損的報表,也會使行業數據發生偏離。行業比率也不是絕對的標準。在對一個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係統評價時,應把它們視為一般性指標,與其他方法結合使用,如果所有比較方法都結合使用是最好的。

◎增值稅

256.什麼是增值稅?

增值稅是對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的增值額征收的一種間接稅。征收範圍包括所有的工業生產環節、商業批發和零售環節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的勞務以及進口貨物。

增值稅實行價外稅。在征收管理上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在規定標準以上即從事貨物生產或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年銷售額100萬元以上或從事貨物批發或零售的納稅人年銷售額在180萬元以上,經申請審批後認定為一般納稅人,一般納稅人基本稅率為17%或13%,有權領購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按規定取得進項稅額的抵扣權。小規模納稅人按6%的征收率征收,不能領購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257.什麼企業要繳納增值稅?

稅法規定,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繳納增值稅。

根據以上規定,成為增值稅納稅人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銷售貨物、提供勞務或進口貨物的行為已經發生。

(2)銷售、進口的貨物以及提供的勞務屬於增值稅的征稅範圍。

(3)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行為發生在我國境內。境內銷售貨物,是指貨物的起運地或所在地在境內;境內銷售應稅勞務,是指所銷售的應稅勞務發生在境內。

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1)一般納稅人是指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和企業性單位。下列納稅人不屬於一般納稅人:

[1]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以下簡稱小規模企業)。

[2]個人。

[3]非企業性單位。

[4]不經常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的企業。

(2)小規模納稅人是指年銷售額在規定標準以下,並且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規定報送會計資料,實行簡易辦法征收增值稅的納稅人。具體來說,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就屬於小規模納稅人:

[1]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100萬元的工業企業。工業企業,是指從事貨物生產、加工、修理修配的企業及企業性單位,包括以工業生產為主,兼營貨物批發、零售的企業及企業性單位。

[2]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180萬元的商業企業。商業企業,是指從事貨物批發、零售等商業經營活動的企業及企業性單位,包括以貨物批發、零售為主,兼營工業生產的企業及企業性單位。

除此以外,還有3種納稅人也視同小規模納稅人,即:年銷售額超過小規模納稅人納稅標準的個人(不包括個體經營者);非企業性單位;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的企業。

258.什麼情況下繳納增值稅?

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應當依法繳納增值稅。因此,增值稅的征稅範圍主要有3個方麵,即銷售貨物、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勞務、進口貨物。

(1)銷售貨物。

所稱貨物,是指有形動產,包括電力、熱力、氣體在內。商品期貨和貴金屬期貨也應征收增值稅。不動產,如土地房屋等不繳納增值稅。所稱銷售貨物,是指有償轉讓貨物的所有權,包括從購買方取得貨幣、貨物或其他經濟利益。

(2)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服務。

所稱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貨物,即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製造貨物並收取加工費的業務;所稱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對損傷和喪失功能的貨物進行修複,使其恢複原狀和功能的業務。

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勞務都是指有償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勞務。但單位或個體經營者聘用的員工為本單位或雇主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則包括在內。

(3)進口貨物。

指申報進入我國海關境內的貨物。確定一項貨物是否屬於進口貨物,必須看其是否辦理了報關進口手續。隻要是報關進口的貨物均屬於增值稅的征稅範圍,在進口環節繳納增值稅。

259.增值稅有哪些稅率?

(1)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稅率為17%。

(2)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3%:

[1]糧食、食用植物油。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誌。

[4]飼料、化肥、農藥、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3)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目前有:出口的原油,援外的出口貨物;國家禁止出口的天然牛黃、麝香、銅及銅基合金、白金、糖等)。

(4)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征收率為6%。商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為4%。

納稅人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

納稅人銷售不同稅率貨物或應稅勞務,並兼營應屬於一並征收增值稅的非應稅勞務的,其非應稅勞務從高適用稅率。

增值稅暫行條例和實施細則出台後,國家根據需要對稅率重新作了調整,主要包括:

(1)農用水泵、農用柴油機等農機產品按13%的稅率征收增值稅。

(2)農業產品的增值稅稅率由17%調整為13%。

(3)一般納稅人生產的下列貨物,可按簡易辦法依照6%征收率計算應納增值稅:

[1]縣以下小型水利電力單位生產的電力。

[2]建築用和生產建築材料所用的砂、土、石料。

[3]以自己采掘的砂、土、石料或其他礦物連續生產的磚、瓦、石灰。

[4]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謝產物、動物毒素、人或動物的血液或組織製成的生物製品。

[5]銷售自來水。

(4)金屬礦采選產品、非金屬礦采選產品增值稅稅率由17%調整為13%。但原油、人造原油、井礦鹽仍按17%的稅率征稅。

(5)棕櫚油、棉籽油、切麵、餃子皮、米粉等經過簡單加工的糧食複製品,按13%的稅率征收增值稅。

(6)寄售商店代售的寄售物品、典當銷售的死當物品,無論銷售單位是否屬於一般納稅人,均按簡易辦法依照4%的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

(7)單位和個體經營者銷售自己使用過的遊艇、摩托車和應征消費稅的汽車,無論銷售者是否屬於一般納稅人,一律按簡易辦法依4%的征收率計算應納增值稅。

260.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什麼?

(1)增值稅的應稅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從購買方所收取的全部價款,包括收取的一切價外費用。價外費用包括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金、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凡價外費用,無論其會計製度如何核算,均應並入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

價外費用不包括:向購買方收取的銷項稅額;受托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收代繳的消費稅;同時符合承運部門的運費發票開具給購貨方和將該項發票轉交給購貨方條件的代墊運費。

(2)銷售額以人民幣計算,納稅人以外彙結算銷售的,其銷售額的人民幣折合率可以選擇銷售額發生的當天或當月1日的國家外彙牌價(原則上為中間價)。納稅人應在事先確定采用何種折合率,確定後一年內不得變更。

(3)混合銷售行為和兼營的非稅勞務,按規定應當征收增值稅的,其銷售額分別為貨物與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的合計,貨物或者應稅勞務與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的合計。

(4)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采用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合並定價方法的,按以下公式計算銷售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5)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價格明顯偏低並無正當理由的,或者視同銷售行為而無銷售額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銷售額。稅務機關可按下列順序確定銷售額:

[1]按當月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2]按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3]按組成計稅價格確定: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

如果該貨物是征收消費稅的,其組成計稅價格還加上消費稅額。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銷售自產貨物的實際生產成本,銷售外購貨物的為實際采購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潤率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公式中的“成本利潤率”為10%,但屬於從價定率征收消費的貨物,其成本利潤率在消費稅中有規定。

(6)對納稅人為銷售貨物而出租出借包裝物收取的押金,單獨記賬核算的,不並入銷售額,但對逾期未收回包裝物而不再退還的押金,應並入銷售額,按所包裝貨物的適用稅率征稅。

(7)對納稅人采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注明的,可按衝減折扣額後的銷售額征收增值稅;折扣額另開發票的,不論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在征收增值稅時,不得衝減銷售額。

(8)納稅人采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貨物,應按新貨物的同期銷售價格確定銷售額,但對金銀首飾以舊換新業務,可以按銷售方實際收取的不含增值稅的全部價款征收增值稅。采取還本銷售方式銷售貨物,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還本支出。

261.如何計算增值稅?

(1)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計算。

一般納稅人企業在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時,應以當期銷項稅額減去當期進項稅額後的餘額作為其應納稅額。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增值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如果出現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時,發生不足抵扣的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1]當期銷項稅額的計算。當期銷項稅額的大小,會直接影響應納稅額的多少,銷項稅額越大,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應納稅額就越多;反之,應納稅額則越少。

所謂當期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在當期的納稅期限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勞務時,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適用稅率計算並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稅額。其計算公式如下:

銷項稅額=銷售額×適用稅率

[2]當期進項稅額的確定。納稅人在納稅期限內購進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時,所支付或負擔的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稱為當期進項稅額。進項稅額是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其稅額正確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到納稅人繳納的增值稅。因此,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不但能確保當期進項稅額的準確性,而且也是防止增值稅流失的重要措施。

根據我國現行的增值稅製度規定,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主要有:

從銷貨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

從海關取得的完稅憑證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

購進免稅農產品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應按買價和10%的扣除率計算確定。企業購進免稅農業產品抵扣進項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公式中的“買價”,包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業產品所支付給農業生產者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使用的收購憑證上注明的價款。

企業外購貨物(固定資產除外)所支付的運輸費用按運費金額和7%的扣除率抵扣進項稅額。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外購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所支付的運輸費用,根據運費結算單據(普通發票)所列運費金額依7%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準予扣除,但隨同運費支付的裝卸費、保險等其他雜費不得計算扣除進項稅額。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計算公式如下:

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運費金額×扣除率

從事廢舊物資經營的企業按收購金額和10%的扣除率計算抵扣的進項稅額。根據稅法規定,對於從事廢舊物資經營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在收購廢舊物資時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可以根據主管稅務機關批準使用的收購憑證上注明的收購金額依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予以扣除。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收購金額×扣除率

混合銷售行為和兼營的非應稅勞務,按規定應當征收增值稅,該混合銷售行為所涉及的非應稅勞務和兼營的非應稅勞務所用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符合相應抵扣規定的,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納稅人因進貨退出或折讓而收回的增值稅額應從發生進貨退出或折讓當期的進項稅額中進行扣減。

現行的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未按照規定取得並保存增值稅扣稅憑證,或者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未按照規定注明增值稅額及其他有關事項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納稅人的會計核算不健全(或不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或符合一般納稅人條件但不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的,應按銷售額依照增值稅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也不得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

除此之外,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也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購進固定資產。(增值稅轉型試點地區除外)

用於非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用於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用於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發生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

發生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納稅人兼營免稅項目或非應稅勞務(不包括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而無法準確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的,按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及非應稅項目營業額合計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全部銷售額、營業額合計

[3]應納增值稅稅額的計算。按照上述方法計算出當期銷項稅額和當期進項稅額以後,將當期銷項稅額減去當期進項稅額所得到的餘額,即為本期應納增值稅稅額。

(2)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小規模納稅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實行簡易辦法,即按照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取得的銷售額和規定的征收率計算應納增值稅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其應納增值稅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增值稅稅額=銷售額×征收率

為了便於準確地計算應納增值稅稅額,下麵就計算公式的有關因素進一步加以說明。

小規模納稅企業銷售額的確定方法與一般納稅企業銷售額的確定方法基本相似。具體確定方法介紹如下:

[1]小規模納稅企業的銷售額是指小規模納稅企業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應稅價外費用。它所包含的內容與一般納稅企業相同。

[2]小規模納稅企業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的價格明顯偏低並無正當理由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銷售額。核定方法、順序與一般納稅企業的銷售額核定方法相同。

[3]小規模納稅企業因銷售退回或折讓退還給購買方的銷售額,應從發生銷售退回或折讓當期的銷售額中予以扣減。

[4]小規模納稅企業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采用銷售額和應納稅額合並定價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計算應稅銷售額:

應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征收率)

現行的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小規模納稅企業的增值稅征收率一般規定為6%。也就是按照小規模納稅企業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銷售額的6%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262.如何做增值稅會計處理?

(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賬務處理。

有關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賬務處理包括與銷項稅額有關的賬務處理、與進項稅額有關的賬務處理和稅款繳納的賬務處理。

[1]銷項稅額的賬務處理。納稅人對外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的,涉及到銷項稅額的賬務處理,在發生視同銷售行為時也會涉及到銷項稅額的賬務處理。銷項稅額直接記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的銷項稅額專欄。

正常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的賬務處理。正常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是指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對外通過商品交易行為形成的銷售和對外提供勞務。對於這類業務,一般按照實現的銷售收入和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款,借記“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銀行存款”等科目,按照規定收取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按實現的銷售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如果銷售實現後,又發生退貨,在辦理退貨手續時,也應調整相應的稅款。

【例7-1】某企業8月1日對外銷售產品一批,收取價款14萬元,增值稅2.38萬元,價稅合計16.38萬元。銷售時開具了專用發票,收取貨款存入銀行。4月20日,買方發現產品有質量問題,要求部分退貨,退還貨款1萬元,同時退還稅款1700元。此項經濟業務編製的會計分錄如下:

銷售產品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3800

退貨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

貸:銀行存款。

視同銷售業務的賬務處理。視同銷售業務包括納稅人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作為資產對其他單位進行投資;無償贈送給他人;用於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業務。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用於建造固定資產時,建造的固定資產為最終消費,應納的增值稅款屬於資本性支出,應計入資產的價值,故應借記“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科目;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時,股東或投資者為最終消費者,應負擔應納稅款,故應借記“應付股利”等科目;無償贈送給他人時,應納增值稅作為“營業外支出”處理。總之,視同銷售業務發生的應納稅款應轉嫁給消費者,借記有關科目;同時將不含稅價格貸記有關的收入科目,將應納稅款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

【例7-2】某企業將自產貨物50萬元用於本企業的固定資產建造;將自產貨物20萬元用於長期投資;6萬元無償贈送給他人。該貨物的增值稅稅率為17%。此項經濟業務編製的會計分錄為:

銷項稅額=(500000+200000+60000)×17%=129200(元)

借:在建工程。

長期股權投資。

營業外支出。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29200

此外,包裝物隨同產品銷售時,不論是否單獨計價,都按正常銷售貨物進行處理。如果包裝物不作為銷售,而是隨銷售貨物一起出租,出租包裝物收取的押金不計算增值稅。如果逾期未歸還包裝物而暫收的押金,要按規定計算繳納增值稅。

【例7-3】某企業隨同產品一起銷售包裝物,產品的不含稅價格為10萬元,增值稅款為1.7萬元。隨同產品銷售一起出租包裝物,收取押金2萬元。包裝物出租期滿,買方未退還包裝物,沒收押金。此項經濟業務編製的會計分錄如下:

銷售產品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應付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

沒收押金時:

借:其他應付款。

貸:營業外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

混合銷售行為的賬務處理。混合銷售行為主要是指納稅人在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時,附帶提供運輸服務,並取得運輸收入。對於這類銷售行為,稅法要求附帶收入與其主營業務收入一起繳納增值稅。其核算與前述正常業務的處理基本相同。

【例7-4】某商品流通企業銷售商品一批,貨款20萬元,銷項稅額3.4萬元,價稅合計23.4萬元。銷售商品時,提供運輸勞務,共收運輸收入2萬元。此項經濟業務編製的會計分錄如下:

銷項稅額=34000+20000×17%=37400(元)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7400

[2]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納稅人在國內采購貨物,接受應稅勞務、接受投資轉入貨物、接受捐贈轉入貨物、購進免稅農產品以及進口貨物等,都會涉及到進項稅額的核算。如果貨物或應稅勞務又轉移給下一輪消費者,進項稅額可抵扣銷項稅額。如果貨物或勞務沒有繼續轉移,原進項稅額不能抵扣銷項稅額,應當轉出。為此,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下設置“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專欄。“進項稅額”專欄在借方設置,記錄企業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而支付的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專欄在貸方設置,記錄企業購進貨物,在產品、產成品等發生非正常損失以及其他原因,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應轉出由企業負擔的進項稅額。

進項稅額。納稅人在國內采購貨物,接受應稅勞務、接受投資轉入或捐贈轉入貨物時,應按專用發票上記載的應計入貨物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采購”、“在途物資”、“原材料”、“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支出”、“委托加工物資”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記載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按照增值稅額與貨物價值的合計數,貸記“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銀行存款”、“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等科目。如果退回所購貨物,用紅字衝銷原進項稅額。

【例7-5】某企業4月10日購入原材料一批,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為1萬元,增值稅額為1700元,價稅合計1.17萬元。

購進材料: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

貸:銀行存款。

退貨:

借:銀行存款。

貸: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

企業購進免稅農業產品,按慣例是可以按買價和規定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並予以抵扣。購進免稅農業產品的進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買價扣除按規定計算的進項稅額後的數額,借記“材料采購”等科目,按應付或實付的價款,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

【例7-6】某糧食加工廠購進農業產品一批,買價為50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貨款:

進項稅額=50000×10%=5000(元)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000

貸:銀行存款。

納稅人進口貨物時,向海關繳納的增值稅可以在貨物轉移時,轉嫁給下一輪消費者。因此也可以將其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作為銷項稅額的抵扣,其核算與國內采購基本相同。

進項稅額轉出。進項稅額轉出主要適用於兩種情況,一種是納稅人購進的貨物、生產的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將其已經抵扣的進項稅額以“進項稅額轉出”的形式予以抵銷;另一種是納稅人將用於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改變用途,用於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將其已經抵扣的進項稅額以“進項稅額轉出”的形式予以抵銷。如果進項稅額無法準確核定的,按當期實際成本計算應轉出的進項稅額計算。發生非正常損失或應稅項目改變用途,原購進、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不能實現銷售,不能形成銷項稅額,原接受的進項稅額不能再轉嫁出去,進項稅額也就失去了抵扣的來源。因此,原進項稅額不能抵扣,隻能轉出。非正常損失的進項稅額與財產價值一起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改變用途的應稅項目的進項稅額按用途分別轉入“在建工程”、“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例7-7】某企業倉庫因管理不善,造成庫存材料毀損,毀損材料的實際成本25萬元,進項稅額為4.25萬元。此項經濟業務編製的會計分錄為: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42500

【例7-8】某企業將購入的用於生產的材料2萬元,作為福利用品發給職工。其進項稅額3400元,此項業務編製的分錄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3400

[3]繳納增值稅的賬務處理。平時企業有關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都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賬戶中反映。增值稅繳納期滿時,應根據此賬戶的借貸方發生額確定本期的應納稅款。

應納稅款的計算:

本期應納增值稅=銷項稅款+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數-進項稅額-已交稅款

繳納稅金時,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4]出口退稅的賬務處理。我國目前有兩種形式的出口銷售,一是自營出口,一是代理出口銷售。兩種出口銷售形式的進項稅額負擔人不同,其賬務處理也不同。

自營出口銷售是貿易出口中屬於自營性質的銷售。自營性質是企業取得銷售收入,負擔出口商品的進價及有關的一切費用,承擔出口商品的盈虧。企業在取得出口銷售收入時,可以不計算繳納銷項稅額。但企業購進出口商品時,支付的款項中卻包含有進項稅額。這部分稅額不應由出口企業負擔。對此我國實行了徹底退稅的辦法,將由出口企業在購進商品時付出的進項稅額退還給企業。企業購進出口商品付出的稅款記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的借方,辦理好退稅手續時,記入該賬戶的貸方。如果出口商品辦理退稅手續後發生退貨或退關時,應補交已退回的稅款。

【例7-9】某外貿企業出口商品一批,該批商品的離岸價為20萬元人民幣,進價為17萬元人民幣,進項稅額2.89萬元人民幣。

購進時: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8900

貸:銀行存款。

銷售時: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退稅時:

借:應收出口退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8900

代理出口銷售的出口退稅。代理出口銷售形式的代理方不墊付資金,不負擔出口盈虧,隻向委托方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委托方取得出口商品的銷售收入,負擔出口商品的成本,承擔出口商品的銷售盈虧。在代理出口銷售中,代理方未負擔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不應取得出口退稅款。代理方辦理出口退稅的手續,但退稅款歸委托方,故代理方將退稅款通過“應付賬款”科目核算;委托方收到退稅款時,衝抵原進項稅額。

【例7-10】某工業企業委托外貿企業出口產品一批,該批產品耗用的外購材料進項稅額為1.7萬元,產品出口後由外貿企業辦理出口退稅手續,退稅款全部彙付給委托方。

代理方: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賬款。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委托方:

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17000

(2)小規模納稅人的賬務處理。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時,隻能開具普通發票,普通發票不注明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因而小規模納稅人可以采用簡易的核算方法。按實現的銷售收入和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額,借記“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科目,按實現的銷售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不論是否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均應將所支付的進項稅額直接計入有關貨物及勞務成本。核算時,借記“材料采購”、“在途物資”、“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等科目。

【例7-11】某零售商業企業本期購入商品20萬元,其售價29萬元,增值稅款3.4萬元,該期銷售商品,取得銷售收入31.8萬元。計算並核算本期的應納增值稅。

購進商品時:

借:在途物資。

貸:銀行存款。

借:庫存商品。

貸:商品進銷差價。

在途物資。

銷售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305769.2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12230.77

應納增值稅=318000÷(1+4%)×4%=12230.77(元)

納稅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12230.77

貸:銀行存款12230.77

【例7-12】某工業企業核定為小規模的納稅企業,本期從一般納稅人企業購入原材料,成本為100萬元,支付的增值稅額為17萬元,企業開出承兌的商業彙票,材料尚未到達;該企業本期銷售產品,含稅價格為90萬元,貨款尚未收到。根據上述經濟業務,企業應作如下會計處理:

購進貨物:

借:材料采購。

貸:應付票據。

銷售貨物:

不含稅價格=90÷(1+6%)=84.9(萬元)

應交增值稅=84.9×6%=5.1(萬元)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263.如何申報與繳納增值稅?

(1)一般納稅人的納稅申報。

一般納稅人,不論有無銷售,均應按期向其主管稅務機關報送以下資料:

[1]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及其3個附表(發票領用存月報表、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明細表、增值稅抵扣明細表)。企業應按照規定格式和要求,認真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並對納稅申報表中的內容負責。

[2]附報資料。一般包括已開具的發票存根聯、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進口貨物完稅憑證複印件、運輸發票複印件、收購憑證存根聯等。

[3]財務報告(主表及附表)。

(2)小規模納稅人的納稅申報。

與一般納稅人要求相同,不論有無銷售,均應按期向其主管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要按規定格式和要求,正確填寫納稅申報表。

(3)應納增值稅款的解繳。

企業除了應按規定的納稅期進行納稅申報外,還應在規定的繳庫期內足額上繳稅款。稅款的解繳方式有兩種:

[1]自行計算解繳。納稅人自行核算應納稅款,在稅務機關開具稅收繳款書後,於規定期限內送交納稅人開戶銀行辦理稅款入庫手續,再持蓋有銀行轉訖章的納稅憑證及納稅申報資料,報送主管稅務機關。

[2]稅務機關審定後解繳。納稅人在規定期限內將納稅申報資料報送所屬稅務機關,由稅務機關審定後開具稅收繳款書,交給納稅人,由納稅人持往其開戶銀行辦理稅款入庫手續。

264.如何獲取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1)一般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領購使用專用發票:

[1]會計核算不健全。即不能按會計製度和稅務機關規定的要求核算增值稅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者。

[2]不能向稅務機關準確提供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應納稅額數據及其他有關增值稅稅務資料(由國家稅務總局直屬分局確定的資料)者。

[3]有下列行為,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而仍未改正的:

私自印製專用發票。

向個人或稅務機關以外的單位買取專用發票。

借用他人的專用發票。

向他人提供專用發票。

未按國家稅務總局的要求開具專用發票。

未按規定保管專用發票。

未按規定申報專用發票的購、用、存情況。

未按規定接受稅務機關檢查。

有以上情形的一般納稅人,如已領購使用專用發票,稅務機關應收繳其結存的專用發票。

(2)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應稅勞務必須向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但有下列情況不得開具專用發票:

[1]向消費者個人銷售應稅項目。

[2]銷售免稅項目。

[3]銷售報關出口的貨物,在境外銷售應稅勞務。

[4]將貨物用於非應稅項目。

[5]將貨物用於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

[6]將貨物無償贈送他人。

[7]提供非應稅勞務(應當征收增值稅的除外)、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

向小規模納稅人銷售應稅項目,可以不開具專用發票。

(3)專用發票必須按下列要求開具:

[1]字跡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