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售後服務不周,喪失客戶資源 (3)(1 / 3)

顧客來找你麻煩,我們要熱情地對待,要比交易的時候更熱情,這樣他們就會覺得你這個營銷人員不錯,不是那種虛偽的。不能剛開始的時候很熱情,等錢收到之後,就愛理不理,這樣顧客定然對你失望,即使產品再好,服務不好的話他們也不會再來。

4.誠懇地道歉提出補救措施

不管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造成顧客的不滿,都要誠懇地向顧客致歉,對因此給顧客造成的不愉快和損失道歉。如果你已經非常誠懇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顧客也不好意思繼續不依不饒。對於顧客的不滿,要能及時提出補救的方式,並且明確地告訴顧客,讓顧客感覺到你在為他考慮,為他彌補,並且你很重視他的感覺。一個及時有效的補救措施,往往能讓顧客的不滿化成感謝和滿意。

在處理顧客糾紛過程中,我們一方麵要實事求是,認真地分析顧客糾紛產生的原因,分清責任,把握原則,公正處理。確實是自身原因造成的,該道歉的要真誠道歉,該糾正的要及時糾正,該賠償的要認真賠償。假若我們沒有責任,要向顧客講清道理,對於顧客的無理要求,該回絕的也一定要堅決回絕,絕不能過分遷就,無原則滿足。

總之,在處理各種顧客糾紛時,要掌握兩大原則:一是顧客至上,永遠把顧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迅速補救,確定把顧客的每次抱怨看做我們發現弱點、改善營銷業績的機會。隻有這樣,才能重新獲得顧客的信賴,提高業績。

錯誤71

沒有正確地對待顧客的抱怨

很多營銷人員麵對顧客抱怨總是顯得惴惴不安,甚至厭惡或痛恨顧客這種行為。他們隻看到了顧客為自己“製造”麻煩的一麵,卻不知道隻有那些愛著企業的顧客才會對企業寄予很高的期望,並產生抱怨,這就是商業版的“愛之愈深,恨之愈切”。

在營銷界有一句經典名言:“顧客總是對的。”顧客抱怨一方麵反映其要求,另一方麵體現了我們的服務確實存在有某種欠缺。實質上,顧客對你發牢騷,如果你能正確地對待顧客牢騷,能加以疏導,這對我們的營銷工作將大有裨益。

2003年,微軟在最初推出SA授權一攬子計劃時隻顧自身盈利,無視顧客利益,招來了大麵積的顧客抱怨。為了緩解顧客的不滿,微軟很快就推出了新的SA計劃。

根據新的SA計劃,顧客在購買微軟的產品時將可以得到更多的回報,包括獲得更多的幫助與支持,並為顧客提供更多的工具,這項實施的新SA計劃對現有的所有顧客及新顧客都有效。另外,新SA計劃還授權員工在家裏使用軟件。這個計劃一出台,便得到了顧客的廣泛歡迎。

可見,微軟很注重傾聽顧客的聲音,新的SA授權計劃的出台就是最好的體現。

麵對顧客的抱怨,營銷人員是把顧客抱怨“積蓄”起來,等待著某一天的爆發,還是主動地讓顧客及時把抱怨“發泄”出來,並化解顧客的抱怨?聰明的營銷人員不會讓顧客把“苦水”向自己的肚裏咽,而是讓顧客把“苦水”都倒出來。

如果顧客不把“苦水”都倒出來,那麼就可能會采取以下舉措:一是什麼也不說,自認倒黴,但從此就與你說“再見”了;二是向號稱“第四種權力”的媒體、政府執法部門說出自己的抱怨,這時就體現為顧客投訴,會給你的營銷工作甚至企業帶來更大被動,不僅在經濟方麵受損失,還可能使你的形象受損;三是向身邊的親朋好友或你的其他顧客抱怨,這時每一位不滿意的顧客都可能要影響身邊的幾十個人,顧客的抱怨就會如病毒一般快速擴散,使潛在顧客不“上鉤”,老顧客也紛紛“倒戈”。可見,看似小小的抱怨,卻很可能會點燃熊熊烈火,甚至“燒毀”你的營銷市場。

麵對顧客抱怨,既不要裝作視而不見,也不要加以搪塞企圖蒙混過關,更不要抱著一走了之的態度,唯一正確的選擇是麵對它、解決它、利用它,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把顧客抱怨變成你營銷的機會。這也是體現你對顧客服務工作的一種具體表現。

顧客的不滿有時是因誤解而引致的。顧客向營銷人員訴苦,無疑給營銷人員一個向他解釋或澄清的機會。一旦通過解釋獲得滿意,顧客對營銷人員和產品的印象當然能夠改觀,甚至還樂於充當義務宣傳員,替營銷人員向別的顧客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