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夫妻吵架,“床頭吵,床位和”,此話半點不假。夫妻沒有隔夜仇,莊氏夫婦也沒有什麼“原則性”的問題,兩人冷戰了幾天,就握手言和,重歸於好了。
星期天,莊國民要帶小琴去看牙醫,把蛀牙補好。前幾天吵架,莊國民沒跟老婆報備過他們的行程。
臨出門,正巧遇上買菜回來的周黎娟。“你們父女倆,穿的那麼整齊,上哪兒去呀?”
“帶小琴去醫院補牙齒。”莊國民把小琴抱到自行車的前杠上,不回頭回答。
“哦,那路上小心點啊!”聽是給女兒去補牙齒,周黎娟便不甚在意了。
“嗯!”
莊國民推了車,剛跨上要出發,被周黎娟的一身尖叫喝住。
“唉!國民,等等!你等等!”周黎娟把菜籃子放在桌子上,追上要出發的父女倆。“國民,我想起來了,粉紅你認得的吧,來過我們家的。她爸爸在老街上開牙科診所,帶小琴去他們家的診所看吧,還能便宜點。”主婦的精打細算展露無遺。
“粉紅?跟你一起工作的那個?”莊國民隱約的記得,是個高挑大骨架的女人,聲音很嘹亮,性格也很開朗。
“嗯,去年來過一次的。她人很好的,我們上夜班出來,經常一起吃點心。前幾天吃的櫻桃,就是她給的。”周黎娟解釋。
“你跟粉紅要好,難道粉紅的爸爸認識你?要是不認識,私人牙科診所不比醫院收費低。而且,他技術好不好,要是補的不好,還會痛的。還是去醫院,放心點。”男人對一些小利小惠的抵抗力比較強,他們更加理性的對待問題。
“人家開診所都好幾年了,要是技術不好,還能開得下去?粉紅的爸爸我見過,我跟你們一起去,跟他提一聲就好。到哪裏補不是補,熟人辦事也能細心點。”
莊國民覺得老婆說的也有道理,要是他沒本事,還不早讓人砸了招牌。“那一起去,你給我指路。”他一腳支撐著自行車,稍稍傾斜,讓老婆坐在後座上。
小琴倚在父親的胸口,母親抱著父親的腰,不時指明方向。父親用力的踩著踏板,一家三口穿過大街小巷,陽光透過茂密的樹冠,與斑駁的樹影落在他們身上,小小的自行車承載的是巨大的幸福。
……
……
老街的曆史不可考,整條街可容三輛板車並排通過,長越兩百米。老街呈弧線狀,街麵用長條的青石板砌成。青石板質地堅硬,路麵仍然平整,隻是由時間侵蝕出了些小麻點。極少數的石板由於重壓或磨損,出現裂痕,但不影響通行。街兩邊是兩層的木結構臉麵房,少數店麵已經改建,顯得幹淨許多。
“燒賣~!鮮肉燒賣~,一籠三毛,便宜嘞。燒賣!唉!大姐,來一籠燒賣吧,您看還在蒸籠上呢,熱呼呼的……”。
“那給我來上一籠。”
“好嘞~,燒賣一籠~!大姐,您拿好了!燒賣~!鮮肉燒賣……”。
“吃麵嘞~!涼麵,拌麵,湯麵……”。
“你們家有哪幾樣湯麵呀?”
“您裏麵請,我們家湯麵可多了,您聽好了!鹹菜麵、青菜麵、雞蛋麵、魚麵、紅燒肉麵、香菇雞肉麵、老鴨麵、豬肝麵、大腸麵、羊肉麵、腰花麵、田雞麵……,您要哪一樣啊?”
“可真不少,來一碗腰花麵。”
“唉~!一碗腰花湯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