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的健康點菜法
中國人或許是世界上最愛美食的民族。無論是春節還是元宵,中秋還是端午,每個節日都代表著一個饕餮的季節。無論是親朋團聚,還是好友重聚,免不了都要吃飯喝酒,共享美食。在民間習俗中,節日宴席必定極大豐富,節前節後的聚餐也是豐盛異常,通常是十個盤八個碗再加上各種美酒,總要把能見到的最好的菜肴都擺上餐桌,才表示熱鬧、富足。
在生活富裕之後,人們漸漸厭倦了在廚房裏忙裏忙外招待客人的辛苦,更願意在餐館酒樓中享受服務,而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休閑娛樂,談心交流。可是,雖然有人做菜,又不用收拾碗筷,點菜配菜又成了一大辛苦,往往是你推我讓,舉棋不定。
宴席點菜,難在哪裏?
說到點菜難,到底有多難?大致分析之後,可以歸結為有三大難:
一是調和眾口難。都說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各人口味已經不好協調;再說一桌上有男有女,有老有幼,大家的興趣都不相同。這種興趣,還要與餐館提供的菜肴特色相協調,點菜當然很難。
二是價廉物美難。對於用餐者來說,誰都希望吃得好、麵子足、價錢又實惠。要達成這三個目標,不在點菜上動動腦子,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如果是請朋友吃飯,更要考慮到能不能讓飯菜給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幫助達成請客的目標。
三是營養健康難。如今大家都講究生活質量,不再是吃到一點魚肉就輕易滿足的時代,更加注重營養和健康。甚至,就在一桌上,就有人立誌減肥,唯恐過節帶來體重增長;也有人要顧忌各種慢性病,特別是養生觀念很強的中老年人。對於一個好的點菜人來說,這些都不能不加考慮。
初看起來,這三個目標各不相幹,甚至互相矛盾。其實,要調和眾口也好,要價廉物美也好,和營養健康的目標都毫不矛盾。對於現代人來說,一桌健康的飯菜,往往能夠幫助不同的人找到自己合適的飯菜,也能在宴請之時給人們帶來足足的麵子。
不過,看看目前的餐飲宴席,不難發覺,其中的點菜誤區甚多--看看下麵這位朋友的一次團圓家宴,所點的菜有哪些問題呢?
王先生,一位中部膨大的中年男士,有脂肪肝和高血脂症。他太太是個美麗端莊的中年女士,身體指標正常,但是總嫌自己略有發福,希望能夠減肥瘦身。他們有一個正值青春期的兒子,還有兩位已經年逾70的老人。這天是節日裏的輕鬆家宴,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各點一份主菜:
黑椒牛仔骨1份,王先生喜歡吃的過癮菜品
紅燒四喜丸子1份,老父親喜歡吃的傳統菜品
鮮藕煲排骨1份,老母親喜歡吃的傳統菜品
香辣烤魚1份,兒子喜歡吃的菜品
腰果西芹百合1份,太太要求吃的菜品
此外另點涼菜3個:紅油耳絲1份,泡椒鳳爪1份,老醋拌花生1份
主食要的是蔥油餅和蘿卜酥餅,飲料是可樂和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