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濃重,鹽分過多。宴席美食的烹調者總是使出渾身解數,力圖在口味上拔得頭籌,吸引家人或食客,因此不會吝惜使用各種調味品,使菜肴味道濃重。醬油和鹽的分量自不必說,沒有味精雞精便沒有愛不釋口的鮮美,沒有辣椒醬豆瓣醬沙茶醬等便很難有痛快淋漓的味感。然而,這就同時意味著菜肴的鈉含量過高,對控製血壓極為不利;刺激性過強,對控製心腦血管疾病和胃腸疾病也不適宜。

--菜肴過多,主食不淡。宴席上幾乎不吃普通的米飯、饅頭、白粥一類主食,以菜肴和酒類為主,配以一些“花色主食”。所謂花色,無非就是在糧食當中放進油、糖和鹽一類成分而已。炒飯也好,八寶飯也好,麻團也好,餃子也好,炸春卷也好,概莫能外。如此,一日當中得到的鹽分、油脂的數量,便比平日吃白飯配菜的時候更要多得多了。

--品種偏頗,粗糧不足。宴席主食多以精細食物為主,雖然花樣百出,做成飯、粥、糕、餅、米粉、麵條、餃子和各種點心小食,細論原料無非是精白米、糯米、精白麵這麼老三樣。至於各種粗糧、薯類、豆類等,則很少有機會登上宴會餐桌。

--暴飲暴食,腸胃超負。朋友和親友相聚,難免會你夾一筷,我添一勺,再加上菜肴豐盛,味道香美,想要控製到八成飽都難。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速度較慢。特別是年節期間,連接吃上幾餐之後,難免會讓腸胃超負荷運轉。嚴重的時候甚至發生胰腺炎、膽囊炎之類大麻煩。

--飲料多甜,零食高脂。餐桌飲料不是各種酒類就是甜飲料,如可樂等充氣飲料,清爽果味飲料,或者其它甜味飲料,茶水之類無熱量健康飲料往往被人們冷落在宴席之外。零食是煎炸食品、膨化食品和高脂高糖的糕點,要麼就是花生瓜子之類富含油脂的食品。

其實,很多人心裏也都有數,傳統餐飲美食的路子,與營養平衡膳食的要求差之千裏,對老年人和慢性病人更是雪上加霜。可是,如果像日常飲食那樣平淡,豈不是少了美食感覺?不失熱鬧美味,卻能兼顧健康的大餐,能靠點菜點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