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數之二:知己知彼,了解宜忌

在食客當中,由於年齡、性別、民族、口味的不同,對食物的要求都有不同,必須加以考慮。

一般來說,如果席上中老年人較多,就一定要多上一些清淡、柔軟的菜肴,減少那些油膩、硬實、過度刺激的食物,因為他們會顧忌慢性病問題,咀嚼能力也相對差一些。如果席間女賓較多,就要考慮點一些帶點甜味的菜肴,蔬菜為主的菜肴,以及水果和甜點,因為她們喜歡水果蔬菜,也喜歡精美小點或甜食。如果席間有較多青壯年男性,就要點一些比較耐吃的肉類菜肴,避免席上的菜肴很快吃完,還要反複加菜。

此外,還要注意了解個人的飲食習慣和特殊禁忌。請客之際,很可能發現席間有些人是素食主義者,也有些人因為種種原因不吃某類食物。例如,有些人對海鮮過敏,或者有痛風等疾病,就要少點海鮮類菜肴,免得讓他們吃不上主菜;也有些人對動物內髒有心理反感,或者因為宗教、習慣等原因,對某些食材難以接受。盡管這些人可能不會主動告知,但宴請者最好都能提前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相關信息,避免當時點錯菜品,令各方尷尬不已。

就王家的情況來分析,王父不久前發現有高尿酸血症,而兒子不願意吃動物內髒。故而,在考慮三個創新菜的時候,就否決了王先生提出的“幹鍋茶樹菇牛肚”和“鐵板彩椒魷魚”兩道菜。王母提出的“洋蔥珍菌炒豆幹”獲得了通過。

招數之三:注重順序,先上主食

餐館中的上菜順序,往往是先上各種鹵水拚盤或熟肉製品,以及涼拌菜,然後上各種葷食,較晚上蔬菜,最後才考慮上什麼主食,吃完飯之後上水果。這種順序是非常不科學的,因為它使得人們在最饑餓、食欲最強的時候吃進去大量動物性食品,蔬菜的數量很少,主食往往不吃,或者吃得很少。

實際上,主食在一餐中的作用是肉類無法替代的。它既能減輕胃腸的負擔,對消化係統功能較弱的人具有保護作用,又能減輕蛋白質過多分解給肝腎造成的負擔,也能改善營養平衡。主食一定要早點吃才有效果,如果已經魚肉滿腹,就失去了它本來的作用。

可是,如果先上主食,人們都感覺心理上很不舒服,好像在家急急忙忙地吃飯一樣,沒有什麼節日氣氛。特別是請客之時,更有丟麵子的感覺。因此,在點菜的時候,不妨變通一下,用其他澱粉類食物代替主食,來發揮改善營養平衡和保護身體的作用。餐館中含有澱粉的食材並不少,比如馬鈴薯(土豆)、甘薯(紅薯)、芋頭、山藥、涼粉、涼皮、蕎麥粉、蕨根粉、蓧麵等。用它們做成的菜肴,都能起到一定的主食作用。

在王家的主食選擇中,最後才上的蔥油餅和蘿卜酥顯然不太合適,而且其中油脂過高。為了改善健康,營養點菜師建議前麵的冷菜上一盤涼拌蓧麵,其中有黃瓜絲、胡蘿卜絲和蓧麵,吃起來很爽口,美味又不油膩。在後麵的菜肴當中,藕塊中含有澱粉,可以起到一定的補充主食作用。既然前麵有了這麼多的澱粉類食物,就不必再要米飯,一份紫米粥做主食正好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