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龍看熱鬧】
容忍不畏強權的人
當一個人事業獲得巨大成功,地位得到提升的時候,身邊說真話的人就會越來越少。其實,並不是人們畏懼你,而是畏懼你的權勢。越是這種時候,敢對你說真話的人才越是難能可貴。因為眾人為了有好日子過,自然免不了要討好你,漸漸地,真情會離你越來越遠,謊言倒是跟你隻有一步之遙。曆史無數次證明,隻有容忍不畏強權、說真話的人,身後的事業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
8、 公孫述之死
新莽末年,群雄四起,大家不僅忙著搶地盤,還忙著自立當皇帝。劉秀的手下見狀,著急了,便對他說:“這種時候您就別玩謙虛了,趕緊做皇帝吧。您看公孫述那家夥,名不正言不順,人家都知道當仁不讓,您怎麼就不著急呢?”
說起公孫述,這人的確稱得上是劉秀統一天下前的強勁政敵之一。此人是個從小不愁吃穿的官二代,等到長大以後,他老爸又憑借自己混跡官場多年的關係,給他找了份差事。
公孫述可不是個敗家的官二代,他上任以後,做了不少實事。開始的時候,老爸擔心兒子沒能力,還專門派了個秘書時刻提點他。誰知沒兩天,秘書回來了,彙報說:“您兒子太有才了,處理公事上簡直就是一把好手,根本就不用我在那兒礙手礙腳的。”
他老爸很開心,從此就讓兒子放開手腳做事。沒多久,公孫述就闖出一些名聲了,不但上司很重視這個能幹的年輕小夥,就連當地的老百姓也對其交口稱讚。領導們一高興,就把公孫述調到四川去當官。大家都知道,四川是個好地方,被稱為“天府之國”,公孫述被調往這兒,也算是一項美差了。
如果是一般人,到了這種純粹吃喝玩樂的地方,恐怕都會想先過上幾年的逍遙日子再說,但公孫述到底不是一般人。他見自己現在事業有成,便按捺不住了,想尋求更高的發展。當時國家動亂,凡是有點本事的人都起兵造反了,公孫述不甘寂寞,也搖著旗子站起來了。
他先是派了一幫手下,扮成中央代表,裝作來出差的樣子,大張旗鼓地說是請公孫老爺繼承皇位。那會兒沒有電視、網絡這些玩意兒,信息比較閉塞,老百姓也十分淳樸真摯,好騙得很。本來他們心目中就拿公孫述當父母官看待,現在有人說,父母官可以升級了,還能一升成為皇帝,大家自然沒話說。
公孫述自立為帝後,為了好好體會一把當皇帝的感覺,特地派兵駐守在四川邊界。四川是出了名的山多,本來古時候人們想要入川,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他又依據地勢駐兵把守,這裏還不是固若金湯嗎?就這樣,誓與外界隔絕的他關起門來,開始享受當皇帝的滋味。
阿龍記事貼
死於安樂是曆史常態
蜀地富裕,生活在這裏,安逸、富庶,也就消磨了鬥誌,所以曆史上,極少有以蜀地為根據地,而能最終統一全國的。相反,曆史上多的是像公孫述這樣,偏安在天府之國,吃吃喝喝一年又一年,最終被競爭者消滅的政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可真是顛撲不破的道理啊!
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公孫家的人看自己家出了個皇帝,便按捺不住了,紛紛嚷著要做大官。公孫述很大方,當時就說:“你們放心,既然我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老大了,自然不同於以前給人打工的時候,別說封你們官位了,就是封個王爺當當都不是問題。”
於是,他先封了兩個兒子為王,接著又把家裏的親戚全都安插在政府各部門。然而,公孫述的親戚實在太多了,很多郡縣都有公孫家的人當官。到了最後,大事小事的決策都是由他家的人管,其他官員根本就插不上手。有的官員不服氣,站出來據理力爭,公孫述也沒好脾氣,下通牒說:“咱現在是當皇帝的人了,哪還能由你們說三道四呢?今後你們隻要聽我的命令做事就行了,別發表太多意見。”
當老大的都這樣說了,底下的官員們又都是懂得明哲保身的人,從此以後,對著老大隻揀好聽的說,有什麼怨言都憋在心裏閉口不提。就在公孫述享受當皇帝的好日子的時候,劉秀一看有人居然走在自己前麵稱帝,心裏不爽,心想我一個姓劉的,在稱帝這種事上都要謙讓一下,你姓公孫的居然還這麼囂張!哼,早晚把你給收拾了。
劉秀的決心可不是下著玩兒的,他從來就是個說到做到的人。在這一點上,公孫述是沒法相比的,自從安守在四川以後,就不思進取,隻想著過好日子。終於,在當了十二年皇帝後,公孫述迎來了自己的末日。
公元36年,四川的險要地勢再也不能阻止漢軍進攻的腳步,而公孫述在當地的人氣早就跌落穀底,百姓們都盼著劉秀大軍來解放自己。幾個戰役下來,公孫述身受重傷,死了,他建立起來的政權也迅速瓦解,公孫述落了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阿龍辭典得隴望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