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善於忍耐,懂得堅持(14)(1 / 1)

能掌握自己情感的人是不會垮掉的,因為他們能夠主宰自己、控製自己的情緒。他們懂得如何在失意中尋找快樂,懂得如何對待生活中出現的任何問題。在這裏沒有說“解決”問題,因為聰明人不以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衡量自己是否聰明,而是不受情緒的影響,理智地對待問題。

做人必須懂得如何自我控製,否則,一切美好的事情都會因你情緒的失控而毀掉。許多人並不是因為自己不聰明,相反卻因為失控而導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這是做人的教訓。

第十章

成功需要經曆足夠多的失敗

人生在世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要經曆或多或少的失敗,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人生道路上,要懂得保持冷靜,坦然麵對成敗得失,勝不驕,敗不餒,才能百煉成鋼。

人生在世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要經曆或多或少的失敗,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年輕人的心理機製還不夠成熟,所以在麵對失敗挫折的時候,容易止步不前,容易灰心喪氣,要學會坦然麵對成敗,才能揚起人生的風帆。

曆史上有很多關於成敗的故事值得借鑒和學習。前秦王苻堅統一北方後,決定大舉進攻東晉,他相信以他訓練有素的六十萬步兵,五十萬騎兵,定能戰勝東晉。於是,他自率步兵六十萬、騎兵二十五萬,命其弟苻融率騎兵二十五萬為前鋒,水陸並迸,浩浩蕩蕩開往東晉,大軍以驚人的速度占領了徐州、英城、壽陽。

苻融的前鋒又很快攻下了壽陽,東晉見勢亂了陣腳,政權內部出現了混亂局麵,大臣們各保其勢,都不願出戰。正當晉孝武帝手足無措之時,將軍謝玄請求出戰。孝武帝大喜,馬上命謝玄為前鋒,都督徐、兗、青三州造軍事,全麵迎擊苻堅。

謝玄決定首先挫敗前鋒苻融軍隊的銳氣,激發晉軍的士氣。於是,派驍勇的劉牢之率五千精兵直取洛澗;胡彬帶領五千兵馬前赴壽陽增援,自己與叔父謝石迎擊苻堅大軍。

將軍劉牢之果然不負眾望,在短時間內奸滅敵軍一萬八千人,繳獲很多軍械糧草,達到了打擊苻融前鋒軍的目的。但增援壽陽的胡彬軍就沒有這樣順利了,他因寡不敵眾而戰敗退守硤石,無奈給謝玄寫求援信,哪知信並未被送到謝玄手中,半路被前秦軍截獲,苻堅以為東晉軍大勢已去,便毫無顧忌地親率輕騎兵一萬人馬赴壽陽與苻融會合。同時還派降將朱序到東晉軍營來勸謝玄投降,事實上,苻堅並不了解朱序,他是不得已投降,一直在尋找機會返回到晉軍中去。

這樣一來,正中他意,於是,他毫不遲疑地去了晉營,見到謝玄,便把苻堅的戰略計劃和盤托出,謝玄大喜,並授計於朱序:回去後蠱惑人心,讓秦軍混亂,然後組織心向東晉的將士準備裏應外合,在淝水西岸一舉殲滅苻堅的大軍。苻堅因求勝心切,並沒有注意到軍中的變化,更沒有看穿謝玄的計謀,於是在謝玄再次組織進攻時,秦軍因軍心渙散,加上朱序的蠱惑,又有許多士兵倒戈,與謝玄的大軍裏應外合,苻堅再控製不了局麵,數萬將士四散奔逃,投水而死者不計其數,其弟苻融也被驍勇無敵的晉軍所殺,而他也中箭單騎逃回洛陽。

由於苻堅的忘乎所以,大意輕敵,最後遭受了慘重的失敗,年輕人也容易犯這樣的錯誤,有時候本來可以爭取到的東西,結果因為一時的疏忽大意而與成功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