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善於忍耐,懂得堅持(17)(1 / 1)

上任伊始,鄭俊懷先為企業製定了各項製度,這使企業很快就走上了正軌。接著,他把生產新產品作為企業發展的突破口。為了確保新產品在春節期間上市,到了臘月二十八,鄭俊懷和工人們都不休息。經過多次試驗,他們的新產品--一毛錢一支的奶油冰棍終於麵市了。可是在市場上,這種新產品卻不受人們喜歡。首次開發的新產品以失敗而告終,人們對他的信任也遭到了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職工們的情緒非常低落,沒想到自己的心血就這樣白白花費了。有些工人甚至心灰意懶,什麼事都不想做,鄭俊懷卻好像沒發生什麼事似的,他撫慰職工們說:“這算什麼,我們要做的是大事,做大事就不能向困難低頭。自古以來,哪個做成大事的人沒有經曆過失敗。”鼓舞工人們重新振作起來。與此同時,他也在尋找著失敗的原因。後來他找到了原因所在:企業要想發展,必須開發出新的高質量的乳製品,而不是一毛錢一支的奶油冰棍。

1984年的正月十五,別人都沉浸在元宵節歡樂的氛圍中,鄭俊懷卻獨自一人到上海考察冷飲市場和生產設備。在那裏他看上了一種生產雪糕的設備,但是這種設備非常搶手,即使付現款也得等1年才能提貨。況且當時的回民奶食品總廠根本就沒有錢,這個難題擺在了鄭俊懷麵前。鄭俊懷馬上返回呼市向銀行要求貸款,可是回民奶食品總廠是個小廠,又麵臨虧損,企業信譽不高,銀行拒絕貸款。

麵臨艱難處境,鄭俊懷勁頭兒十足,他每天都在銀行裏死纏硬磨,就這樣堅持了1個多月,他這種“得不到貸款誓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一位農行領導,才貸到了10萬元資金。貸到款後,鄭俊懷馬上派了兩位廠領導去上海。這兩位廠領導走之前對鄭俊懷說:“我們一定盡力把設備買回來。”鄭俊懷生氣地說:“把‘盡力’那兩個字去掉,你們一定要把設備買回來。”兩位廠領導犯了難,說:“人家要是不賣呢?”鄭俊懷說:“我怎麼把款貸出來的,你們就能怎麼把設備買回來。”兩位廠領導茅塞頓開,到了上海後不辭勞苦,一遍一遍地找廠家,廠長終於被兩位領導的誠意打動了,把設備賣給了他們。

困境和挫折不能打消企業家的信念,在企業家的眼中,困境是為了保持身體健康而必須吞下的一劑良藥。

設備到達廠裏後,鄭俊懷為了搶時間不分晝夜地與工人們一起工作,並肩作戰,不到一個月,設備就安裝完畢,靠這套日產雪糕10萬支的設備,回民奶食品總廠當年的利潤達到了10萬元。就是這10萬元利潤,鼓舞了職工們的信心,使鄭俊懷的企業向著成功邁出了一大步。

困境可以檢驗一個人的品質,如果一個人敢於直麵困境,積極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他或遲或早,總會成功。如果一個人被困難嚇倒,灰心喪氣,無所作為,那麼即使困境局麵消除,他也不會走出失敗的陰影。

第十二章

做最好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這是人人都明白的一個道理,所以在辦事的時候要盡量往最好處努力,同時也要有最壞的打算,這樣一來,自然能夠平靜地麵對結果,不會為一時的不成功而失去信心。

往最好處努力,朝最壞出打算,說的是過程和結果的合二為一,在辦事過程中要盡量使自己做到最好,同時也要有麵對失敗結果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