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輯二 處世篇(3)(3 / 3)

一次,張居正的父親突然病逝。按照明朝當時的禮法,官員家中的父母死了,他必須回家守喪幾年,手中的工作也要交給別人,否則就是不孝,是犯法的。張居正很懊惱,雖然父親去世了,他很想盡盡孝道,但現在改革的工作正進行到一半,如果自己走了,不僅權力會落到他人手上,就連改革也會前功盡棄。

為了國家大業,他最終決定做一個不孝的人,視禮法為無物,把小皇帝搬出來,對外宣稱:“不是我不回家守喪,而是皇帝太小,離不開我這個管事的。”這話一出,好幾個膽大的官員都出來反對他。

張居正見勢不妙,趕緊把這些人抓起來,狠狠打了一頓,殺雞給猴看。強權之下,官員們都不敢出來反對他了,除了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鄒元標。鄒元標很看不慣張居正的做法,認為當官的,在盡孝道上如果都不做個表率的話,還怎麼當父母官?

於是,他便寫了一封奏折,準備呈報給小皇帝。當時正在風頭上,鄒元標擔心太監們懾於張居正的權勢,不敢遞奏折,便塞給他們一些銀子,還說:“咱這是想向皇帝請幾天假,出去旅旅遊的。”太監們樂顛顛地收下銀子,就把奏折遞上去了。

可惜,小皇帝沒興趣看奏折,一轉手就落到了張居正手上。他看過之後,大發雷霆,皮笑肉不笑地說:“不錯,我都這麼打壓了,居然還有強出頭的,大罵我是畜生,不配當父母官,哈哈,好,好,好!”

不出意料,鄒元標當即被抓起來,張居正讓人狠狠打了他幾十大板,撤了他的官職。鄒元標很鬱悶,在家裏躺了好幾個月,才把傷養好。等到幾十年以後,張居正死了,朝廷才重新起用他。而這一次做官,他一直做到了二品,在官場上很有威望。

當時的朝廷自從張居正死後,不僅停止了改革,還對他本人多加詬病。而曾經的小皇帝為了泄憤,還把他的家給抄了,將其家人發配邊疆。過了幾十年,才有人站出來,給張居正說公道話,這其中就有鄒元標。

人們很奇怪,就問鄒元標:“張居正那家夥還在世的時候,可是打得你半死不活。就是到現在,隻要一變天,你的舊傷還會複發。按理說,你恨他都來不及了,怎麼倒幫他說起好話來了呢?”

鄒元標歎口氣,說:“以前我還年輕,隻想著他不守孝道就不配當官,但自從我混了這麼多年官場後,才明白他在位時的很多難處。張居正當了一輩子的官,雖然有些過錯,但對咱們大明朝無疑是居功至偉的。我現在也身在官場,和他一樣都是為國為民,那些陳年小事又何必再提呢?”

後來,鄒元標跟其他官員聯合起來,才算恢複了張居正的名譽。

點|睛|智|慧

身處社會中,免不了要和他人交流相處。那麼,怎樣才能給別人留下個好印象呢?其實很簡單,留心別人透露出來的信息,考慮問題的時候多從別人的立場出發。在跟人相處的過程中,說話做事多從別人的角度想想。那麼,對方自然能夠感受到你的關心,對你的評價就會越來越好。

§§§第十二章公道自在人心

老祖宗說話

虧人是禍,饒人是福。

讓人吃虧遲早會有災禍,寬恕別人早晚會帶來幸福。

過來人的故事

北宋的時候,家王安石雖然人過中年,但也娶了一個十七八歲的大美女進門,名字叫姣娘。姣娘長得很漂亮,學問也很好,閑來沒事的時候喜歡彈上幾首曲子,吟上幾句詩。王安石覺得很有麵子,畢竟真正才貌雙全的女子在過去,可算是稀有物品了。

當時,王安石在朝廷裏麵當宰相,天天嚷嚷著要改革,忙得腳不沾地。時間一長,姣娘就耐不住寂寞了。本來嘛,自己年輕漂亮,還會愁沒有男人要嗎?幹嘛死守著這個不愛回家的老男人?於是沒多久,她就跟家裏的仆人勾搭上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兩個人的奸情很快就被王安石發現了。那天,他因為工作結束得比較早,便徑自回家。剛走到臥房門口,就聽見裏麵傳來竊竊私語的聲音。他湊近耳朵,仔細一聽,才發現自己的小老婆正在屋裏跟男人喝著小酒,說著肉麻情話呢。看這情形,蓋棉被聊天的事都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了。

王安石當場氣得火冒三丈,握緊了拳頭,就要狠狠砸門,準備當場抓住這對狗男女。就在這關頭上,他的腦中突然冒出一個“忍”字。沒錯,自己身為堂堂的一朝宰相,就算是老婆給自己戴了綠帽子,也不能幹出有損形象的事情來。他緊咬牙關,生生把砸門的衝動給壓了下來。

說來也巧,王安石在這時猛一抬頭,正好看見院中的大樹上有個烏鴉窩。他立刻找來一根長木棍,捅了幾下鳥窩。烏鴉們受到驚嚇,都撲騰著翅膀,叫著飛走了。在屋裏偷情的兩人聽見外麵有動靜,嚇得魂不附體。那仆人連忙套上衣服,跟姣娘道了聲別,就匆匆跳窗走了。直到這時,王安石才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壓抑著怒氣進了屋,對剛剛發生的事絕口不提。

日子一晃就到了中秋節。這天晚上,王安石放下手邊的工作,把姣娘叫來一同賞月。兩人在院子裏邊喝酒邊聊天,王安石就順口吟了一首詩:“日出東來還轉東,烏鴉不叫竹竿捅。鮮花摟著棉蠶睡,撇下幹薑門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