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因勢進退攻防(3 / 3)

用說笑、幽默的方式化解矛盾。這是一種需要經常使用,在很多場合非常有效的鬥爭方式。當矛盾衝突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為了防止鬥爭的擴大化,如何化解呢?嚴肅和激烈隻能使矛 盾更加激烈、尖銳,更不能采取絕對的甚至是暴力的辦法,那樣的結果會更糟,最為可行的、合適的辦法是說笑、幽默。

一日,王熙鳳通過審問丫環發現賈璉和鮑二家的女人有關係,偏巧走進院裏又聽到賈璉和鮑二家的女人在說自己的壞話,王熙鳳是氣上加氣,打了鮑二家的女人,又打丫環平兒(平兒和 賈璉素有親密關係)。賈璉仗著酒興拔出劍就要殺王熙鳳,王熙鳳哭著跑到賈老太太處,賈璉 因勢進退攻防133第四章

仗著賈老太太平時疼愛也逞強追了過來。賈母氣得訓斥了他們,又要叫賈璉的父親過來,這才把賈璉止住了。然後賈母又笑道:什麼要緊的事。小孩子們年輕,饞嘴貓兒似的,那裏保得住不 這麼著。從小兒世人都打這麼過的。都是我的不是,他多吃了兩口酒,又吃起醋來。”一席話說得大家都樂了,矛盾也就化解了。

麵對麵鬥爭中有太多的鴻門宴場合,這樣的場合,或暗藏殺機,或設下圈套,或布下陷阱。采用的手段,或威逼,或利誘,或假戲真作,或真戲假作,無所不用其極。而對付的辦法,是 心如明鏡,表麵糊塗,一個字“裝”,裝瘋、裝醉、裝熊、裝傻。惟有“裝”,才能幫你渡過難關。如果不會裝,不善裝,那就必敗無疑。

東吳孫權派諸葛謹到西蜀劉備那索要荊州未果,又派魯肅屯兵陸口,邀駐守荊州的關羽會談,魯肅與呂蒙商議席間殺掉關羽。魯肅沒想到關羽隻帶周倉一人。酒席間,雙方多有言語,後 來,關羽手下的周倉插話,關羽變色而起,奪周倉所捧大刀,立於庭中,目視周倉而怒斥:“此國家之事,汝何敢多言!可速去!”周倉會意,先到岸口,把紅旗一招,早已等候聽令的關羽 之子關平船如箭發,奔江東而來。

此時如果關羽一個離席而去,勢必難以逃脫,甚或有生命危險。關羽采取的辦法是,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魯肅的手,假裝醉了說:“公今請吾赴宴,莫提起荊州之事。吾今已醉,恐傷故 舊之情。他日令人請公到荊州赴會,另作商議。”魯肅魂不附體,被關羽扯至江邊。呂蒙、甘寧各引本部軍欲出,見關羽手提大刀,親握魯肅,恐魯肅被傷,遂不敢動。關羽走到船邊,這才 放手,然後乘船而去。

134鬥爭的藝術

Dou Zheng De Yi Shu

四、幕後的鬥爭

幕後鬥爭要掌握事實,拿住證據,先不打草驚蛇,而後致

人於死地。

幕後鬥爭是陽謀與陰謀、陽謀與陽謀、陰謀與陰謀的較量。幕後鬥爭是智慧的較量,是現實力量的較量,也是道德的較量。現實力量是強大的,道德的力量是軟弱的。幕後鬥爭是深藏在 大海下麵的冰山。幕後鬥爭充滿著陰謀、卑鄙、醜惡和血腥,同樣也充滿著智慧、高深、光明和溫暖。

幕後鬥爭是買賣,幕後鬥爭是對自己道德的考驗,幕後鬥爭充滿著危險,隻有不畏艱險且充滿智慧的人才能做這樣的遊戲。不熟悉幕後鬥爭的人不能成為強者,不能成為勝利者。幕後鬥 爭的關鍵是掌握核心信息,誰先掌握核心信息,誰最有主動權。核心信息之所以關鍵,是因為核心信息決定著事物的真相,而真相決定著事物可能的發展方向。不能掌握核心信息,就不能掌 握事物的真相;不能掌握事物的真相,就不能作出正確的決策;不能作出正確的決策,就不會在事物發生變化時,使自己處於最有利的地位。

凡是在職場、商場、官場和戰場生存博弈的人,都想方設法獲取核心信息,特別是在事情發生變化的時候;越是重大事情發生變化的時候,越是需要掌握核心信息。核心信息是指與決定 性的力量、因素有關的信 因勢進退攻防135第四章

息,掌握了核心信息,並立即行動,就掌握了命運的主動權,所以,從事權力鬥爭的人都一定要收買身在權力塔尖人身邊的人,這些人掌握核心信息。為什麼曆史上每個大的朝代都有宦官弄 權?他們把持朝政,左右著文武大臣,就是因為他們在皇帝身邊,掌握著皇帝和國家的核心信息。

掌握核心信息不僅是幕後鬥爭的關鍵,也是一切鬥爭的關鍵。秦始皇在出遊返都的途中暴病而亡,知道此消息的隻有太監趙高,宰相李斯和侍駕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宮門守衛官兼禦璽 管理官趙高與李斯密謀密不發喪,又與胡亥密謀,以嬴政的名義,下令殺掉太子扶蘇,宣布胡亥當太子。而事實是,秦始皇臨死時讓趙高把在外地的太子扶蘇叫到皇都鹹陽來,跟喪車會合, 然後安葬,意思是讓扶蘇即位,安排葬禮。胡亥、趙高、李斯之所以能夠成功,最主要的是他們掌握和壟斷了核心機密,

互聯網技術的實現,正式宣告了信息社會的形成。固定電話、移動

電話、電視、計算機等各種信息化的終端設備已經無處不在。“無論何

事、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人們都可以獲得文字、聲音、圖像信息。在

一個被各種信息終端所包圍的社會中,信息的保密又成了每一個人必須

麵對的問題。

136鬥爭的藝術

Dou Zheng De Yi Shu

同時利用這些機密為自己創造機會。

身處權力場必須時時提防身邊的一切人,對於身邊的一切人都要采取這樣的態度,即信任也不信任。信任,是因為為了共同的利益,不得不信任,信任對大家都有好處;而不信任,是因 為權力場處處有陷阱,如果對他人不設防,不懷疑,就可能被人利用,就可能掉進別人設下的圈套裏。

幕後鬥爭產生的土壤是權力場上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這些集團為了各自的利益,必然和其他集團進行鬥爭。越是往上,越是權力集中的地方,鬥爭越是殘酷。漢武帝劉徹時 代,上官桀是部長,地位比霍光高,後來上官父子雖同時為將軍,但霍光卻是大將軍,上官父子心裏很是不平,一心想奪權。於是,一場宮廷鬥爭開始。上官父子聯合反對霍光的最高監察長 桑弘羊、燕王劉旦、鄂邑公主等結成一個陣線,上宮桀使用劉旦的名義,向皇帝劉弗陵上書,告發霍光到首都郊外校閱禁衛官、羽林官時,儀式像皇帝出巡一樣,意思是霍光有謀反行為,欲 置霍光於死地。謀反是所有罪行中最重的一項。得到消息的霍光入朝但不敢見皇帝,皇帝卻主動叫他入見,並說這份奏章是假的,你有什麼罪?年僅14歲的皇帝的正確判斷讓大臣們很震驚。 皇帝下令緊急追捕呈遞文書的人,上官桀心懷恐懼。一計不成,上官父子和鄂邑公主決心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密謀由鄂邑公主擺下酒席,請霍光赴宴,就在帳下伏兵把他給殺掉,然後罷黜皇 帝,迎立劉旦即位。

然而陰謀中有陰謀,大集團裏有小集團的利益,小集團裏有少數幾個人或個人的利益,每個人都在盤算著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上官桀之子上官安秘密設計,等到劉旦進京之後,先把劉旦 除掉,再罷黜劉弗陵, 因勢進退攻防137第四章

擁戴老父上官桀即位。鄂邑公主家的收租員燕倉得知陰謀,立即報告議論官(諫大夫)杜延年,杜延年迅速轉告霍光。霍光報告皇帝,皇帝下詔,立即逮捕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等連同他 們的家族全部屠殺,令鄂邑公主自盡。

上眼藥是幕後鬥爭最常用的一種手段。上眼藥是指給某人添油加醋地說他人的情況,目的是使聽者對他人產生不滿。上眼藥者動機不純,目的是要整治人,上眼藥者反映的情況或誇大其 詞,或道聽途說,或完全於事實不符。打小報告、吹枕頭風均屬此類。說明真實情況,目的正當者不屬此列。

俗話說,誰人麵前不說人,誰人後麵無人說,背後說人壞話,是幕後鬥爭常用的計謀,所有人大概都或多或少地使用過這服藥。而上眼藥的學問非常之大,搞清對象,聽者是誰,說的對 象是誰,什麼時候合適,說什麼話最有效,在上眼藥之前都要想明白。最好的眼藥是給合適的聽者,在合適的地點,說合適的話,這個話要說到聽者的心裏,要站在聽者的角度,要說聽者最 不願意接受的事,使聽者對被說的對象產生忌恨。有時,一次眼藥不見效,次數多了就不愁不見效。

三國時期,袁紹手下謀士眾多,皆為才華出眾之輩,但卻互相不服氣,互相攻擊,都在袁紹麵前給對方上眼藥,或出於私利給他人上眼藥。官渡之戰中,袁紹曾派手下張郃、高覽二將去 劫曹軍營寨,因為對方早有準備而失敗。出兵前與張郃有意見分歧的郭圖怕張郃回軍後追究是非,就在袁紹麵前誣陷說: 張郃、高覽見主公兵敗,心中必喜,原因是“二人素有降曹之意,今 遣擊寨,故意不肯用力,以致損折士卒。”袁紹召二人回來問罪,而郭圖卻先讓人告知二將說,回來將被袁紹殺頭,二人138鬥爭的藝術

Dou Zheng De Yi Shu

隻好去投曹操。袁紹兵敗回冀州途中,對他出兵時未聽田豐之諫表示後悔,而前來接應袁紹的謀士逢紀卻誣陷田豐說:“豐在獄中聞主公兵敗,撫掌大笑曰:‘果不出吾之料!’”袁紹竟 信以為真,派人持劍先往冀州獄中殺掉田豐。郭圖兩麵上眼藥,致使張郃、高覽不得不叛逃,而逢紀的眼藥卻致田豐於死地。

正人君子不可聽信讒言,更不可作讒言。讒言自古以來就是禍亂的根源之一。讒言巧,佞言甘,忠言直,信言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聖哲賢人、英明領導都要識別讒言 、佞言,不為讒言、佞言所害所傷。

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為何如此,就是為了迷惑你,使你對他產生信任,使你可以為他所用,最終目的是為了他的利益。所以過程是當麵捧你,結果可能是背後殺你,這是一切陰謀詭計 經常使用的手段,政治家、一切權謀者都會慣用這套手段。也有人天生就是兩麵派,有的人很容易變成兩麵派,而權謀者會慣用兩麵派。兩麵派的手段,可以為他們贏得眼前的利益,可以損 害他人的利益,而保證自己的利益。當麵一套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背後一套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兩麵派的手段,有的是為了私利,也有的是為了國家利益、公眾利益。漢高祖劉邦死後,朝廷大權落到野心勃勃的呂後手裏。呂後要封諸呂為王,右丞相王陵出麵反對,遭呂後罷免。呂 後不死心,又去問左丞相陳平,陳平卻表示支持呂後的意見。呂後得逞,並對陳平另眼相看。王陵知道後很生氣,當麵責問陳平,陳平也不多作解釋。陳平暗中與太尉周勃等人謀劃,等到時 機成熟,消滅了呂氏集團,廢掉了呂後定的皇帝,使漢室江山穩定下來。陳平采取當麵一套背後一套兩麵派做法,起到了麻痹 因勢進退攻防139第四章

敵人的緩兵之效,達到了維護穩定漢室江山的最終目的。

幕後鬥爭要掌握事實,拿住證據,先不打草驚蛇,而後致人於死地。元代仿南宋紙幣“交子”,發行交鈔,但印行混亂,偽鈔滋多。江浙行省的鉛山州是偽造交鈔的重要地方,當地土豪 勢要吳友文生性奸黠悍鷙,是製造假鈔的魁首,他們一夥四五十人橫行霸道了十多年,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元順帝初年,林興祖被升為知鉛山州事,上任後,決心鏟除這個團夥。一開始張榜 布告,但反響不大,之後改變辦法,吸取前任各官的教訓,先是麻痹對手,對幾個大膽前來告發的百姓隻簡單一問,都以舉報不實為理由,將告狀者申斥回去。

吳文友的警覺隨之慢慢消失了。林興祖卻在暗中抓住了吳友文的兩個重要黨羽,繳獲了贓物、罪證,錄取了在吳友文指使下製造假鈔和為非作歹的口供。過了一段時間才得知消息的吳文 友以為這是新官給他傳送的一個心照不宣的信號而已,即新官想從這件事上撈點好處,過去就是這樣逢凶化吉的。於是他便把營救的厚禮親自送到州府,剛才還是笑臉的林知州馬上變了臉, 喝令左右將奸民拿下,押送大牢聽審,吳友文及其集團200多人被判刑治罪。林興祖聲名大振,隨即升任南陽知府,還未到任,又由特旨遷為道州路總管。

林興祖的前幾任都以失敗告終,均因沒有拿住證據,或證據不力,便急於下手,結果殺雞不成反蝕米。林興祖之所以成功,就是先不打草驚蛇,讓對方放鬆警惕,暗中掌握有力的證據, 然後一舉攻破,等敵手發現死到臨頭已經來不及了。

羅列罪名、誹謗陷害是政治家特別是陰謀家常用的手段。南宋初年,以嶽飛為代表的南宋主戰派率領官兵義師大敗金兵,收複失地,誓死驅140鬥爭的藝術

Dou Zheng De Yi Shu

除金虜。以秦檜為首的南宋議和派則暗中與金國勾結,割地賠款,以求偏安於江南。嶽飛屢次上書宋高宗陳述議和之弊病,指責秦檜投降賣國,然高宗昏饋,寵信秦檜。秦檜采取酷刑、誘 供、誣陷、欺騙等種種手段加罪於嶽飛。朝臣們對秦檜等陷害嶽飛的行為非常憤恨,抗金名將韓世忠見到秦檜,質問其理由。秦檜搪塞道:“嶽飛兒子嶽雲給張憲的書信雖不清楚,可這事‘ 莫須有’(恐怕還是有的)。”韓世忠十分生氣:‘莫須有’三個字,又如何取信於天下?”

幕後鬥爭充滿著計謀,勝利者必是那計謀高手。在戰場上,在權力場上,在商場上,所有的參與者都會使用各種計謀,這不是由道德和不道德來決定的,而是由各自的立場和利益決定的 ,各自的立場和利益決定的幕後鬥爭必須采取計謀才能取勝,用各種計謀,特別是離間計、反間計、連環計等,方能戰勝對手。

五、借助外力的鬥爭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己沒有能力打敗或消滅敵手,也不

可借助他人之力達到目的,這時候,美人計就可以派上用場。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需要一個理由,需要一個借口,政治家要借用他人來實施自己的戰略。荀子說,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借助外力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古希臘哲學家 、數學家、物理學家阿 因勢進退攻防141第四章

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杆,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

當自己的力量不夠強大時,必須借助別人的力量;當不願消耗自己的力量時,必須借用別人力量實現自己的目標;當自己不便出頭露麵時,必須借用別人之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當自己 不能出頭露麵時,必須借用別人之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正義的、正當的、合適的行為必有那正義的、正當的、合適的理由。出軍征戰,必有其由,必有旗號,或剿匪,或清君側,或抗敵,或王者之師,或正義之師,或討逆之師,即使是純粹 的侵略,也要找一個正當的理由,一個合適的借口,或為了邊境安寧,或救民眾於水火,否則就是師出無名。邪惡的、不當的、不軌的行為也必打著正義的、正當的、合適的旗號。政治家和 陰謀家都善於用正義之名行邪惡之事,用聖人之名行奸詐之實。曆代帝王將相、豪門權貴都是滿口仁義道德,都打著儒家聖賢的旗號,但多行男盜女娼、兩麵三刀、陰謀詭計之實。

以正義的名義來發動對敵手的攻擊。一切革命的或反革命的、正義的和非正義的推翻皇帝、改朝換代,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清君側,清除皇帝身邊的奸邪之徒,拯救蒼生。名不 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行不順,因此一切造反、一切暴力都要打著正義的旗號。燕王朱棣公開宣布發兵討逆,目標直指京師南京,為了使自己的軍事行動具有合法性,朱棣采取了拉大旗 做虎皮的計謀,他先上書皇帝朱允炆,指責翰林學士黃子澄、尚書齊泰二人為禍國殃民的奸臣,正是這二人替朱允炆出謀劃策。奏書一送出,即揮兵南下。為了免去反叛之嫌,他還仿效漢被 七國興兵“清君側”的叫法,稱其師為“靖難”。

142鬥爭的藝術

Dou Zheng De Yi Shu

當局麵出現異常情況,可能會發生隊伍嘩變、局勢動蕩,可能會影響一個集團,這時需要有一個理由、一個借口、一個說法來穩定局麵,通常的方式是找出一個替罪羊,以一人代替關鍵 人物受過,以平息眾怒,安撫民心,這也是商場、戰場、權力場上常用的一個招數。曹操與袁術大戰於今安徽壽縣,曹軍十七萬人,日耗糧巨大,加之附近荒旱,接濟不上,相持月餘,糧食 將盡。管糧官任峻部下倉官王垕報告曹操說:兵多糧少,怎麼辦?”曹操說:“可將小斛散之,權且救一時之急。”王垕擔心兵士不滿,曹操說他自有辦法。王垕依命,以小斛分散。曹操暗 中指使人到各營寨探聽,無不嗟怨,都說是曹丞相欺騙大家。曹操於是密招王垕說:我想向你借一件東西,以壓服大眾的怨心,你可不要吝嗇。”王垕說:“丞相想借用什麼東西?”曹操說 :“想借用你的人頭以示眾。”王垕大驚說:“本人實在無罪呀。”曹操說:“我也知道你無罪,但不殺你,軍心就變了。你死後,你的妻子我來養活,你不要擔心。”王垕再想說的時候, 曹操先叫出刀斧手把他推出門外,一刀就給斬了,把頭懸掛在高竿上,並出文榜給大家解釋說:“王垕故意使用小斛,盜竊官糧,謹按軍法。”這樣,眾人的怨怒開始消解。

借用美人計是鬥爭常用之計,在國與國、集團與集團、人與人之間,美人計是鬥爭的常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己沒有能力打敗或消滅敵手,也不可借助他人之力達到目的,這時候, 美人計就可以派上用場。鬥爭者借用美人之手以消除敵手的警惕,轉移敵手的目光,瓦解敵手的意誌,最後消滅敵手。美人計使用的關鍵是,敵手一定要喜歡美人,並且可能沉溺於美色,那 樣的美人計效果最佳。如果敵手不喜歡美色,那要慎用此招。

因勢進退攻防143第四章

美人計被廣泛使用的是在情報、間諜活動當中,利用美女或美男,引

誘目標,使其在不知不覺中泄露高級機密,同時借助先進的電子竊聽、錄

像等手段,偷錄偷拍各種“色情證據”,訛詐、收買、策反目標,這已是世

界各國情報安全機構廣泛使用的間諜手段。

漢獻帝九歲登基,朝廷由董卓專權。董卓為人陰險,濫施殺戮,並有謀朝篡位的野心。董卓勢力強大,又有驍勇異常的義子呂布忠心保護,滿朝文武,對董卓又恨又怕。司徒王允觀察這 父子二人,狼狽為奸,不可一世,但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即皆是好色之徒,於是設美人計。王允府中有一歌女叫貂蟬,不但色藝俱佳,而且深明大義,為報答主人的恩德,願為民除害而獻身。 王允先是主動提出將貂蟬許配給呂布,之後,又請董卓到家裏來,把貂蟬奉送給董卓,董卓一番假意推脫後高興地把貂蟬144鬥爭的藝術

Dou Zheng De Yi Shu

帶回府中。王允編出一番巧言哄騙呂布,使父子兩人產生矛盾。在董卓府中後花園鳳儀亭內,呂布與貂蟬抱在一起被上朝趕回家的董卓發現,兩人動起手來。王允乘機挑動呂布除掉董卓, 見呂布已下決心,立即假傳聖旨,召董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