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譯文:天道的運行是永無止息的,君子應效法天道,自強不息地奮鬥下去。
卦辭:乾:元、亨、利、貞。
譯文:《乾卦》象征天道,天是創造萬物的根元,通大順利,和諧而貞正。
《彖》①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②,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注釋:①彖:判斷的意思,彖辭是對每一卦的主旨做出判斷。②大和:即太和,事物自身天然的、最高的和諧。
譯文:偉大的天道啊!萬物由此開始,而一切歸屬於天。雲氣飄啊雨露下,成就了萬類千形。偉大的光明始終照耀,六個階位適時完成。隨時駕乘這六條巨龍巡視天空。剛健光明的種種表現,都有自己的命運和本性。要保持那本來的和諧,就是要堅定和忠貞。它是產生萬物的首要因素,使所有的國家都穩定安寧。
解卦
在帛書《易經》中,乾卦又被稱為“健”卦,因為本卦的上卦和下卦都是乾卦,六個爻皆為陽爻。因此,本卦不僅象征著天道,還象征著純粹的剛健,表明興盛強健。古人眼中的天就是今天“宇宙”這個概念,宇宙的運行是生生不息、永無止息的。乾卦以天道來教導人們,一定要遵守天道的德行,像宇宙周而複始的運行那樣,將事情進行到底,這樣就肯定能夠成功,這就是自強不息者的成功哲學。
乾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也是一個上上卦,不是一般人所能求得到的。該卦問運勢是名利雙收之象,宜把握機會,爭取成果;問愛情是雙方逞強之象,宜多加溝通,相互遷就;問疾病宜細心調養,注意頭、腦、骨髓等病變;問失物可望尋回;問訴訟則應該據理力爭。據說劉邦在芒碭山聚眾起義之時,就卜得這一卦,後來果然貴為天子。
本卦的六個爻辭全部以龍為例,從潛龍到現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形象地展示了人生奮鬥的六個階段:“潛”是奮鬥前的準備,“現”是小試鋒芒,“惕”是初獲成就,“躍”是上一個新台階,“飛”是事業最終的成功,“亢”是事業極盛之後的回落。
仔細分析一下,成功者一生的軌跡,無外乎就是由這六個階段組成:從呱呱墜地到躋身社會之前,這一段是默默無聞的“潛龍”;長大成人之後,或工作或創業,正是初露鋒芒的“現龍”;前進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坎坷與失敗,這就是需要反思的“惕龍”階段;若幹年的打拚之後,事業總會上一個新台階,這就是“躍龍”;有了一定的事業基礎,再遇到了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往往能夠大展宏圖,這不就是“飛龍”在天嗎?月圓易虧、物極必反,事業、聲望鼎盛之後必然會有新的麻煩與苦惱,所以說是“亢龍有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是激勵了無數中華兒女奮發向上的名言警句。人隻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進取,就總能超越自我,有所作為。自強不息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是對成功哲學的一種深刻認識和理解。
溫家寶總理在國外訪問時,就曾動情地對當地的華僑華人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華民族五千年艱難而不潰散,就在於它的自強不息,就在於它的艱苦奮鬥!
本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從某種意義上說,本卦的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也代表了《易經》的宗旨。因為“易”的本意就是變化的、創新的,生生不息的。一個人想要成功,想從“潛龍”一躍而成為“飛龍”,就必須學習和效法天道與《周易》的這種生生不息、永遠進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