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取名“契此”(3 / 3)

上天似乎是為了考驗他,連續降雨不止,山洪暴發,河水暴漲,衝毀了道路橋梁,徹底阻斷了他乞食的路線。但是,這個大修行人不焦不躁,整天在山洞中打坐誦經,一刻也不放鬆修行。如是過了七天,大雨依舊下個不停,洪水仍然沒有消退,而他一心修行,因為長期不能乞食,已經餓得奄奄一息。若是不能盡快進食,必將餓死在山洞中。

附近的山林之中,生活著五百隻野兔,以一隻白色母兔為王。兔王見修行人七天未能下山乞食,內心思惟:“此人為了修行,多日未食,命不長了。他若圓寂,國內就再也沒了修行佛法之人。法幢將崩,法海將枯,如何是好?”

為了令正法久住,兔王決心舍棄身命。它心想:“一切諸行都是無常的,眾生愛惜身體,空生空死,不知脫離輪回。我今天欲為眾生做一橋梁,令大法久住,以自己的肉體供養法師。為什麼呢?多劫以來,我喪身無數,因為業力所使,無法擺脫鳥獸的形象。今生,我總算聽到了修行人所誦持的無上大法,因此,我決心放舍身命,供養法師。”

這時,雷擊柴薪,山火自燃。

兔王來到山洞,恭敬圍繞,右繞七匝,然後對修行人說:“法師,我今為法,供養尊者。”

修行人說:“你是小動物,雖然有善心,怎麼能辦到呢?”

兔王說:“我要以自身供養您。”

“為什麼?”

“為了正法久住,令眾生得饒益。”

兔王拜別修行人,離開山洞,與自己的獨生兒子告別說:“從今往後,你要獨自生活了,可以隨意逐水草而居。”

小兔子一直與母親形影不離,早已洞悉母親的心意,他不禁淚流滿麵,對媽媽說:“母親大人為了無上大法不惜身命,我亦要追隨您。”

話音未落,小兔子首先躍身而起,投身火中。兔王隨後也自投火坑……

兔肉燒熟之後,樹神對修行人說:“法師,兔王母子為供養您,自己投身火中。現在兔肉已熟,您可食之,以延續生命,住持正法。”

修行人聽到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震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他悲痛欲絕,將正在誦持的經書放在樹葉上,說偈曰:

寧當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

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啖肉食眾生。

如佛所說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

修行人緊接著發誓說:“願我生生世世不起殺生的念想,永永遠遠不吃肉,入白光明慈三昧,直到成佛,製斷肉戒!”

說完,修行人來到火坑邊,自己跳入其中,追隨兔王母子而去。

這時,天響驚雷,大地震動,樹放光明,金色晃曜,照亮世界……

佛祖釋迦牟尼最後說:“你們知道嗎?那時的白兔王,就是我;小兔子就是羅睺羅。那時的修行人,就是今天的彌勒。他因為生生世世不食眾生之肉,誦持《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所以身相聖潔莊嚴,如我一樣。”

釋迦牟尼佛講完,五百梵誌被這個驚天地、泣鬼神,悲壯無比的故事感動得熱淚盈眶,立即求佛出家,成為沙門,並聽佛說法,證得阿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