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麵對誘惑,更要專注當下、一心一意(2 / 2)

胡三江、田大哥他們很是不服氣,難道他們四個正兒八經的莊稼人,竟然比不過一個笨乎乎的胖和尚?於是,他們與布袋和尚約定,第二天正式進行一次比賽,誰輸誰請客。

第二天,他們來到胡三江家的一塊水田,從正中拉了一道線,一邊是布袋和尚,另一邊是他們四個身強力壯的男子漢。比賽開始,胡三江、田大哥他們鉚足了勁,快速插秧;而布袋和尚卻不慌不忙,慢慢吞吞,很快就被拉下了很遠的距離。

俗話說,單拳不敵四手,一虎難服群狼。一個布袋和尚又沒有三頭六臂,如何能比得過四個插秧技巧純熟的農民呢!然而,布袋和尚仍舊一幅勝券在握的悠閑模樣,好像他有什麼製勝法寶似的。

胡三江他們見自己一方將布袋和尚遠遠拋在了後麵,便漸漸鬆懈下來。這時,布袋和尚從腳上脫下了一隻破草鞋,悄悄放在了他們一側的水田裏。片刻之後,有幾條碩大的鯽魚遊動到四個農夫的腳下,它們或者搖頭擺尾,掀起朵朵浪花,或者撓癢一樣,輕輕觸碰他們的腳踝。胡三江是屬貓的,最饞魚吃,率先扔下手裏的秧苗,開始在水裏摸魚。其他三個人也經不住鯽魚美味的誘惑,忘情地抓起魚來——反正布袋和尚被拉得很遠,而且他一個人插秧的速度根本無法與自己一方相比,等他追上來之後,自己一方再加油也不晚。

但是,他們隻顧得抓魚了,完全將插秧的事拋到了腦後。等到布袋和尚插完那半邊田,那幾條誘惑人的鯽魚神秘消失,他們才知道輸了比賽。

布袋和尚哈哈笑著說:“年輕人,你們要記住,無論幹什麼事情,都必須一心一意,千萬不能受其他誘惑而隨便轉移注意力。專心致誌,注重當下,就是種田,也一定能成為最好的莊稼把式。”

胡三江、田大哥他們雖然不懂禪機,但從他的話裏,似乎聽出了人生的道理。

這個布袋和尚,是真瘋癲,還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那一天,豔陽高照,萬裏無雲。布袋和尚卻腳穿草鞋,身披蓑衣,招搖過市。人們見此情景,無不發出嘲弄的笑聲——這個布袋和尚,也不知道又發了哪門子神經!然而,麵對人們的嘲笑,他故我依舊,穿大街,過小巷,幾乎走遍了整個奉化城。他的身後自然還跟著那群看稀罕的小兒,一邊走一邊念:

布袋布袋真稀奇,晴天穿著大蓑衣。

不要等著雨來了,把你淋成落湯雞。

十分湊巧,布袋和尚穿著蓑衣從街上走過不久,突然陰雲密布,電閃雷鳴,狂風暴雨不期而至。那些剛剛還在嘲笑布袋和尚的人,幾乎都被傾盆大雨澆了個全身濕。正像小兒們唱的那樣,淋成了落湯雞。

大雨漸漸變成了小雨,小雨變成了連陰雨,淅淅瀝瀝,綿綿密密,一連幾天下個不停。盡管出門有蓑衣、雨傘,但空氣中的水分太大,人們的衣服潮團團,身上黏糊糊,很是難受。

小雨仍舊蒙蒙,水氣依然濃濃,布袋和尚卻脫掉了蓑衣,穿著木屐“嗒嗒嗒嗒”走到了石拱橋上,倒立起來,用雙手當腳在橋上走來走去。

那群小兒自然是少不了的,他們又跟著起哄:

布袋和尚倒走步,晾晾你的******。

布袋和尚穿木屐,日頭出來看著你。

說來也怪,布袋和尚剛剛在橋上倒立行走了一會兒,雨絲馬上停了下來,太陽也緊跟著從厚厚的雲層裏鑽了出來,把溫暖的陽光灑滿大地……

天長日久,人們漸漸發現了規律:布袋和尚腳蹬草鞋、身穿蓑衣在街上疾走,片刻之後肯定大雨將至;他若穿上木屐,到橋上倒立,陰雨必晴。

人們不禁感到奇怪了:難道這個布袋和尚,有未卜先知之明,能夠預測風雨?

有人按捺不住好奇心,專門找到布袋和尚,詢問他如何知道天氣變化?他嘻嘻一笑,說:“我又不是專管下雨的龍王,如何知道何時下雨,何時刮風?”

“可是,你每次穿蓑衣老天就會下雨,而穿上木屐,就會天晴。”

布袋和尚居然說:“天氣久旱無雨,空氣太幹燥,老僧我很不舒服,就穿上蓑衣快跑,心裏想象著下雨的情景,身上就感覺滋潤了。穿木屐也是一樣,總不晴天,潮得我老人家屁股底下都長毛了,就到橋頭晾一晾唄。”

“那麼為什麼每次你都能如願以償,想晴就晴,盼雨就雨呢?”

“這是一個天大的秘密。”布袋和尚故弄玄虛,“我告訴你,可不許向外傳。”

“你放心,一話不傳六耳,我絕對為你保密,連我老婆都不告訴。”

布袋和尚壓低嗓門說:“告訴你吧,老天爺是我的孫子,很孝順,很聽話,所以很乖。”

說完,他哈哈大笑著揚長而去。

這個布袋和尚,簡直不可理喻!

那群小兒追在布袋和尚後麵唱起了兒歌:

從來物理有循環,不識規律心不寬。

翻身觸破娘生麵,風雨陰晴盡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