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在陳豨造反之後,他也加快了造反的腳步。
實際上,此時的韓信,是最不適合造反的,因為他已經被撤掉楚王的封號,貶為淮陰侯,沒有了兵力。
對於一個名將來說,沒有兵力,就猶如巧婦沒有米一樣,那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的。
但是,韓信已經受不了了,他覺得不造反,對不起自己!
韓信在擁有幾十萬軍隊的時候不造反,到了如今沒有兵力的時候卻想著造反,實際上並不是他想造反,而是他被劉邦貶了之後,實在受不了!
人在委屈的情況下,就會鋌而走險!
此時的韓信,已經忘了胯.下之辱尚能忍耐的韓信!
他到了沒有兵力的時候,就是委屈死了,也不能造反。
可惜,韓信還是忍受不了委屈,決定造反。
為什麼以前的韓信,連鑽人家胯.下都忍受得了,現在降為淮陰侯就受不了了?
這就如司馬光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一樣,那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一個人,窘迫的時候,什麼都能忍受;而風光後,就忍受不了那麼多了!
韓信在忍受不了的時候,當下和家臣商量計策。
如今的韓信,不是要帶兵打仗,而是要搞政治。
這不是他的專長,所以,找手下商議。
他不知道的是,搞政變這種事,最忌諱的,就是和過多的人商議。
但凡搞政變成功的人,從來都是一兩個重要人物就行了。像韓信這樣,把一大幫手下叫來商議的,必定害死自己。
這體現了韓信是政治白癡。
韓信和手下商議後,決定在夜裏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這樣一來,就有手下了,然後,再指揮這些人去襲擊呂後和太子。
他部署完畢,等待著陳豨的消息。
隻要陳豨沒有失敗,自己就可以發動政變了!
哪裏知道,夜長夢多,政變要商議好之後馬上發動,不然,第二天就可以能走漏消息了。
果然,韓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他。
這位家臣的弟弟聽聞哥哥被囚禁,當即上書告變,向呂後告發了韓信準備反叛的情況。
一個家臣的弟弟都知道韓信要造反!
韓信這政治頭腦,真的是被驢踢了!
呂後聽聞之後,打算把韓信召來,然後殺了他,可是,又怕韓信沒那麼傻,說召來就召來。
她想來想去,知道蕭何和韓信的關係好,當下召蕭何去謀劃。
蕭何聽聞韓信要造反之後,馬上和呂後謀劃了如何殺死韓信。
蕭何畢竟比呂後有見識,知道想要韓信進宮,就要假傳劉邦已經擊敗了陳豨,韓信就不敢造反了,就一定會乖乖進宮。
呂後大喜,當下令人假說劉邦平叛歸來,說陳豨已被俘獲處死,讓列侯群臣都來祝賀。
韓信也在眾臣之列。
他聽聞陳豨兵敗,當下不敢不進皇宮。
他這一進皇宮,那就等於王八落在盤裏,再想掙紮也沒用了!
韓信一進宮,呂後立即命令武士把韓信捆了起來。
呂後也不跟韓信廢話,直接在長樂宮的鍾室,命令身邊的宮女,拿起木棍,把韓信給殺了。
可憐,堂堂一代名將,號稱兵仙,就這樣死於女子之手!
韓信臨死前,大叫一句話:“我後悔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以致被婦女小子所欺騙!”
這時候的他,真是死不瞑目!
他後悔沒有聽蒯通的話,在最適合叛變的時候,沒有去叛變;同時,他悲憤於自己堂堂大好男兒,竟死於女子之手!
呂後殺了韓信後,又誅殺了韓信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