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3 / 3)

徐王妃匆匆看過,幫朱棣分析說,重申皇太孫登大位,天下歸心,這不過是官樣文章,要害是下麵幾句話。

朱棣說:“是呀,現在成了非常時期,限製諸王,不得擅離封地,表麵是擁兵鎮守邊陲,怕強敵趁機侵擾,其實是怕藩王們率兵入京奔喪,威脅皇位。”

徐王妃指著遺詔裏這一句,認為不是衝殿下來的,“諸子在令中者,推此令行事”。這是暗指你燕王最不安定,尤其得大加防範,不可掉以輕心。既是對各藩王的告誡,也算是警示錄。

朱棣十分懊惱,覺得自己南征北討,最後落得這麼個下場,想想心寒啊。他現在即便安分守己,甘心當個良臣相安無事,怕也難啊。徐王妃說了一句很刺激的話,如果真想相安無事,倒很簡單。朱棣反問,怎麼個簡單法?徐王妃說:“新皇上最憂患你、怵憚你的是什麼,你不知道嗎?”朱棣愣了一下,自己總結說,樹大招風,他的勢力太大了,大得讓朝廷失去安全感了。徐王妃點頭,表示讚同,是呀,勢大必壓人,君弱臣強,就是禍患。她認為,隻要燕王把三護衛兵權交了,隻留三五十個護衛,然後整天聲色犬馬地混日子,她保丈夫平安無事,可以安享餘年,死後還會有相當榮耀的封諡。

這是極而言之,但你得承認,她說的是實情,隻是朱棣不甘心而已。他把臉拉得老長,如果讓他過生不如死的豬狗日子,那他寧可立即去死,一了百了。朱棣可不是一個可以苟活的人。

徐王妃早知道他會這麼說。在她看來,那就隻有一條路了……這是一條充滿危險的險途、畏途,成功與毀滅的機會各半。她想勸丈夫忍,可忍的結果若是百分之百地毀滅,該怎麼辦呢?於是,那一半的話她沒有說出口。朱棣目不轉睛地盯著她。

朱棣是最大的瘋子

已是後半夜,叫更的梆子聲變得稀疏。在朱棣帳外值夜的小太監鄭和等人熬不住了,都在打瞌睡,幾個宮中侍衛不敢懈怠,持刀挺立在帳篷門外。

孟泉林已悄然接近了朱棣的營帳。他見門前有衛士,無法接近帳篷,就拾起一塊石頭朝遠處一擲,幾個侍衛被驚動,立刻向那裏奔過去查看。孟泉林趁機鑽入帳篷。

朱棣仍和徐王妃在議論天下大事,忘記夜已深。殺機畢現的孟泉林猛然出現,朱棣和徐王妃都嚇了一跳,朱棣畢竟是見過陣勢的,反應快,他很快鎮定下來,把徐王妃拉到自己身後,打量著握刀逼近的孟泉林,軟中帶硬地說:“這位英雄未免過於膽大了。這是在我燕王的屯紮地,我隻要咳嗽一聲,我的宮中侍衛就會一擁而上。”

孟泉林冷笑著說:“王爺別忘了,不等你喊出聲來,我早已讓你見閻王去了。”朱棣一邊擁著徐王妃後退,一邊說:“我和先生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不知先生為何要跟我過不去呢?”

孟泉林道:“我是藍玉手下將領,你當年進讒言,使藍玉案牽連了兩萬多個冤魂,我一家七口也都命喪你手中,我活下來,就是為了殺你頭以謝天下,你還會心存僥幸嗎?”

朱棣皺著眉問道:“這麼說你是孟泉林了?”

孟泉林道:“知道就好,省得你不知道是死在誰刀下!”

在朱棣轉動著眼珠,尋找脫身之策的時候,一個手托漆盤的嫋嫋婷婷的少女正掀開簾子進來,漆盤上放著一個酒壇子。她就是開國元勳徐達的幼女、徐王妃的妹妹徐妙錦,此時孟泉林正待出手,已將大刀舉起來砍向朱棣。

說時遲那時快,機警的徐妙錦突然把方盤裏的酒壇子倒提起來,朝孟泉林頭上猛擲過去,砰的一聲,酒壇子在孟泉林頭上開了花,酒水在他臉上橫流。孟泉林被這突如其來的一擊,迷了眼,手一抖,大刀砍偏了,砍到了桌子裏,一時又拔不出來,這使朱棣有了緩衝之機,他奔到邊幕處,急忙去摘長劍。

回過神來的徐王妃也急忙衝帳外大喊一聲:“來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