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低齡化
近年來,中國青少年犯罪數量持續攀升,並且呈現低齡化、團夥化、惡性化的發展趨勢。青少年犯罪主要集中在盜竊、搶劫、搶奪和傷害這四類上。2008年,公安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在16~17歲的青少年罪犯中,85.1%涉嫌以上四類犯罪;在14~15歲的青少年罪犯中,該比例更是高達92%。
在眾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中,有一種趨勢格外引人關注-對家長的犯罪行為。從最近的報道中,我們節選了幾起惡性的青少年殺害祖母的案件,希望大家有所反思:這些家庭中祖母並非不愛孩子,甚至可能看起來比其他家庭的祖母更愛孩子,為什麼出現了如此嚴重的問題?她們的哪些做法引發了孩子的負麵心理?
問題案例17歲少年為麵子欲殺奶奶
今年17歲的小張,從小被奶奶拉扯長大,一直跟奶奶住在一起。平時手頭緊,小張就跟奶奶“借”錢,奶奶一向有求必應,但小張從來沒還過。奶奶也曾向他催要過幾次,並且在親朋好友中說起過這件事,為此小張覺得很沒麵子。
去年4月底,小張又跟奶奶“借”了50塊錢買鞋,他怕奶奶又向別人說起,於是動了殺機。5月2日晚,小張喝了點酒,11時左右,他趁奶奶熟睡之機,先用雙手掐住奶奶的脖子,見奶奶掙紮,又隨手找來一把剪刀,對著奶奶的頭、脖子、背等要害部位猛紮。在奶奶掙紮著拉燈時,他怕被認出來趕緊跑掉了。第二天,後悔萬分的小張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經鑒定,小張把奶奶紮成輕傷,人民檢察院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對小張批準逮捕。
問題案例為求上網錢少年殺死奶奶
從9歲起,小亮就基本處於獨立生活狀態,父母忙於生意根本無暇顧及他,缺少與家人溝通的小亮越來越孤僻。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他抱著刺激好玩、自我安慰的心理,學會了抽煙,並且與社會不良團體有了接觸。家長雖然發現了他的問題,但卻一味溺愛,不加管教。直到初二,小亮開始輟學,之後偶爾去外麵打工。一次偶然的機會,感到內心空虛的小亮開始了網絡遊戲,很快達到迷戀程度,越陷越深。
2007年7月中旬,小亮對家人謊稱去北京打工,實際是躲在網吧上網。後來因為缺錢,小亮潛回家中進行偷盜。沒想到驚醒了奶奶,小亮害怕奶奶發現自己,在她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一手捂住奶奶的嘴,一手用活絡扳手連續擊打她的頭部,直到奶奶不能動彈,才把她放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