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奶奶後,小亮還翻遍了全屋,在沒有找到錢的情況下,他逃離家中,並在一個河邊美美睡了一覺,直至被民警發現抓獲。
以上兩宗傷害祖母的案件可謂是人間悲劇,讓每個善良的人為之歎息。同時,它們也為當前的家庭教育敲響了警鍾:簡單的物質滿足和養育已經無法適應當前青少年教育的需要,擔負著部分家庭主要教育責任的祖母必須要學習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理念,祖母教育到了必須大力推行的時期,這是我們的國情、家庭狀況在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
留守兒童折射隔代教育
2008年,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大約3000萬人,同時其數量伴隨著各地農民工的進城熱潮,呈繼續快速增長的發展趨勢。在一些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在當地兒童總數中所占比例已高達20%以上。而在這些農村留守兒童中,占絕大多數的是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比例超過了一半以上,其中又以小學適齡兒童為主。
麵對如此巨大的留守兒童群體,誰來擔負這些孩子的養育教育責任呢?全國婦聯的一項對進城務工婦女的調查顯示,在進城務工婦女中,有60%的人將孩子留在農村由家人代養,其中87.3%的媽媽每年隻能見孩子1~2次,12.7%的媽媽2~3年甚至更久才能見到孩子一次。因此,這些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和教育問題真的很是令人擔憂。
1.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過低
對於農村留守兒童來說,他們的生活和教育大都由祖父母負責。而一份針對某村祖父母的小範圍調查顯示,他們的年齡在60歲以上的占36%,60歲以下的占64%。其中,達到高中文化程度的祖父母僅有幾人,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5%,小學文化程度或文盲則占據了絕大多數,比例高達64%。雖然這隻是一個村的小範圍調查,但折射出全國的基本狀況:擔當下一代教育重任的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同時,調查中我們還發現,留守兒童的成績普遍沒有父母在家兒童的成績好,而留守兒童中品學兼優的則少之又少,教師們也反映平時難以教育的正是這些留守兒童,下麵是一些調查數據。
留守兒童道德行為指標:
?經常有課堂違紀行為的13.7%
?有抽煙等不良行為的27.7%
?很少參加集體活動的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