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_家庭教育麵臨的挑戰(4)(1 / 1)

?經常撒謊欺騙師長的15.4%

留守兒童社交能力指標:

?社交能力較差的34.5%

?好朋友數目較少的35.8%

?留守中學生心理問題檢出率57.14%

2.留守兒童的行為心理問題

生活問題:由於沒有父母的日常照顧,而很多祖父母在體力精力方麵明顯不行,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營養嚴重不足,身體健康受到很大損害。

教育問題:父母在外打工,祖父母年紀較大,導致一些留守兒童的農活、家務活增多,學習成績下降,有些孩子由於厭學、網癮等原因逃學、輟學。

心理健康問題:祖父母多是在吃穿等方麵滿足孩子,但在情感關注上明顯不夠,由於親情缺失,留守兒童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不願意與外界接觸或接觸太少,一些留守兒童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等個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

道德行為問題:家庭教育的缺失,道德約束沒有得以建立,導致一些留守兒童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行,出現行為偏差,致使留守兒童違法違紀案件呈上升趨勢。

安全問題:據全國婦聯對12省市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的調查顯示,部分留守兒童因父母不在身邊,經常受到同學、鄰居的欺負,甚至還出現了強奸留守女童的惡性案件。

3.隔代教育問題在哪裏

1)祖父母的關愛無法代替父愛和母愛。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缺陷,而父愛和母愛是世界上任何愛所不能完全代替的。有的孩子很小時父母就不在身邊,跟著祖父母長大,他們對父愛和母愛的概念是模糊的。我們時常發現這些孩子會獨自流淚,若提起爸媽時,他們會有意地躲開或回避。這裏有一個小學六年級學生的作文足以說明留守兒童對父母的思念之情。她在作文《假如我會克隆》中寫道:“假如我會克隆,我將克隆出爸爸、媽媽,讓他們常年陪伴我、關心我的學習和生活,我能和他們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不再感到孤獨……”缺乏正常的父愛和母愛,很容易造成留守兒童孤獨、憂鬱、任性、叛逆、脾氣怪異、不易溝通等問題,導致他們對學習沒有興趣,有些孩子因此成了“問題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