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後,在政治傾向上,張居正算是徹底與嚴嵩決裂,走向了徐階的政治陣營。
站隊的藝術
我們說張居正選擇站隊站到了徐階這邊兒,這固然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但就當時而言,畢竟還冒著一種巨大的風險,那也就是與嚴嵩集團為敵的風險,因為在朝廷上,能跟嚴嵩隱然形成較量之勢的也就隻有徐階了。
但《明史·張居正傳》又說:“嚴嵩為首輔,忌階,善階者皆避匿,居正自如,嵩亦器居正。”
也就是說,隨著徐階地位的提高,嚴嵩看到嘉靖越來越倚重徐階,就想著法子要打壓和迫害徐階,不僅徐階,凡屬於他政治集團的人,他都會予以打壓與迫害,又因為嚴嵩權勢熏天,所以當時官場上很多人都不敢跟徐階走得太近乎。可是張居正卻是這其中的一個特例,他一方麵跟徐階走得很近,另一方麵跟嚴嵩的關係處得也很好,以至於嚴嵩雖然看到他跟徐階的關係很近乎,可同時自己也很器重張居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這就要說到張居正的政治智慧了,在嚴嵩與徐階之間走鋼絲,而且還能走得這麼穩,這完全得益於他的一個重要的政治技巧,我稱之為“接觸藝術”。
人和人總是在接觸中產生感情的,即便是戀人之間的一見鍾情,那也得從“一見”開始呢。
從心理學上看,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是孤獨的,因為這種孤獨感,所以渴望與他人溝通與交流,因為溝通與交流,所以才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感與幸福感。
這就像我們小時候在冬天玩的“擠油”的遊戲,北方冬天特別冷的時候,小朋友就靠著牆根兒亂擠人,你擠我,我擠你,逮誰擠誰,這叫做“擠油”,擠一會兒,大家就都暖和了。
所以在人群裏、在官場上,也有個“擠油”的原則,也就是你總要跟一些不同的人時不時地保持下接觸,尤其是要與和你相對立的政治集團的人保持一定的接觸,這往往比隻和你那個小圈子裏的人保持接觸還重要。
張居正雖然從“庚戌之變”中認清了嚴嵩的本質,也從政治立場上與嚴嵩集團劃清了界限,但他還是一如既往地與嚴嵩保持著良好的接觸。逢年過節,甚至嚴嵩生日的時候,他還是會寫祝賀的詩文,甚至在明知嚴、徐矛盾的情況下,也會有時很自然地提起自己的徐階的交往,這既讓嚴嵩保持了對自己的好感,也讓嚴嵩錯誤地認為他與徐階的關係並沒有達到什麼了不起的地步。
這就是張居正聰明的地方,有些東西越擺在暗處越讓人猜忌,越放在明處越讓人放心。一直到嚴嵩最後被徐階扳倒,張居正從私人關係上也一直保持著與這位大奸臣的接觸,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比較突出的政治膽識。
那麼有人會問了,說張居正既然在政治立場上已經與嚴嵩決裂了,卻又保持著一種接觸、順從的關係,這難道不是一種虛偽嗎?
事實上,張居正是個實幹家,也是個理想主義者,為了實現人生的抱負與理想,他並不會把世俗的行為標準當成他成就事業的行動標準,所以後來他父親死了,按規矩他要回家守喪三年,但他為了改革大計,堅守崗位,不肯退位,以至於天下輿論一片嘩然,即使這樣,他還是堅持自己理想至上的人生標準,頂著重重壓力把改革繼續了下去。
這也可以看出來這個人內心深處那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這大概就是我們平常在動畫片裏所說的“小宇宙”的力量吧。
在這種“小宇宙”力量的支持下,為了理想的需要,他在心理上也並不會把與嚴嵩的接觸當作是什麼虛偽、苟且的事兒,所以他在當時最為人所稱道的政治氣度就是不卑不亢,所以連嚴嵩也會這麼欣賞他。
若隻是一個溜須拍馬的人,不論是嚴嵩還是徐階麵前,哪裏缺這樣的人呢?
正因為這種不凡的氣度與行動能力,所以徐階也特別欣賞張居正,甚至是“深相期許”,所以他著力培養他,尤其是在與嚴嵩長期的較量過程中,把一些內幕與細節都經常告訴自己這個鍾愛的學生,張居正後來在向萬曆帝彙報一些嘉靖朝重要的大事記的時候,曾經明確說過,徐階的一些想法與內幕,“惟臣居正一人知之,諸臣皆不聞也。”(《張太嶽集·奏疏十一·請乞優禮耆碩以光聖治疏》)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說徐階可以算是張居正人生第二位精神導師。
事實上,徐階對張居正的幫助要比當年顧璘對張居正的幫助更大。
一方麵他在與嚴嵩的鬥爭過程,一直全力保護張居正,不讓他到前台來與嚴嵩集團直接衝突,那樣的話,張居正作為革命軍中馬前卒很快地就會犧牲掉。
另一方麵,徐階又把自己的政治經驗盡心地傳授給了張居正。尤其是在扳倒嚴嵩的過程中,張居正因為能夠接觸到最核心的機密,所以學到很多東西。
到了嘉靖四十一年,也就是大明王朝1562年,這時候嚴嵩還是首輔,徐階已經是僅次於嚴嵩的內閣次輔。而後來不久,張居正就在徐階的推薦下,成為了實際上的太子裕王朱載垕的講席官,也就是下一任皇帝的老師,徐階這個安排明顯是為張居正的將來在鋪路了,難能可貴的是嚴嵩對於這一安排也並不反對。
從政治局勢上看,這一年是黎明前的黑暗,也是嚴嵩與他的兒子嚴世蕃玩弄權力達到頂峰的時候。尤其是這個嚴世蕃,比他老子嚴嵩還奸詐,還無恥,嚴嵩因為年齡大了,所以把權力都放給了他這個荒淫無恥的兒子,所以當時民間流傳著“大丞相”和“小丞相”的說法,“小丞相”指的就是嚴世蕃。
這一年,徐階在隱忍了十幾年、也積蓄了十幾年的力量之後開始對嚴嵩集團發動了總攻,這一次總攻,徐階與張居正親自策劃,取得了“畢其功於一役”的決定性勝利。
那麼,這場政治“大決戰”又是怎樣展開的呢?
張居正在其中又鍛煉出了怎樣的政治智慧來了呢?
請看下集:《決勝三字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