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講 鐵三角的一角(不得已的結盟)(1 / 3)

太監

張居正因為和小萬曆的母親李太後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所以得到了這位強勢的母親在政治上的全力支持。

按道理,小萬曆這時候年紀很小,他的事一切都得他媽說了算,更不用說他能決定的事兒了,所以得到了李太後的支持,張居正就可以算是沒有後顧之憂了,可以放開手腳去作他想做的一切事了。

但我們說“伴君如伴虎”啊,更何況,嚴格算起來,李太後那要算一隻母老虎!

張居正跟李太後雖然有著一定程度的情感共鳴,但畢竟宮禁森嚴,兩個人也不是常能見麵的。這位李太後雖然不算垂簾聽政,但畢竟對政局的影響很大,她又是個敏感的女性,什麼時候情緒一波動,要是張居正把不準節拍的話,他的改革推行起來也就不那麼容易了。

所以張居正需要一個在小萬曆和李太後身邊的人,能隨時幫他把握大內的動向。隻有這樣,張居正才能算是沒有了後顧之憂,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推行改革所需要的絕對權力。

現成就有這麼一個人。

誰呢?

就是那位跟高拱鬥得你死我活的司禮監大太監馮保。

有關張居正跟馮保的結盟,我們前麵分析過,在與高拱的鬥爭中,自《明史》以來有關兩個人相互勾結的說法並沒有確鑿的證據,不過是後人的主觀臆斷而已。

但自高拱下台之後,隨著張居正接替高拱成為內閣首輔,他和馮保之間,在政治上逐漸形成了一種利益共享的關係,這倒是實有其事的。

但對這種結合怎麼看,這又是一個曆史上比較紛爭的話題。

當時以及後來,有很多自居清流的人認為,張居正是自甘墮落,居然和一個太監同流合汙;也有一些人認為張居正曲意逢迎了馮保,雖然是為了政局的考慮,但畢竟丟了一個正直文人所應有的氣節;還有人認為張居正跟馮保的結合,就是狼狽為奸、相互利用。不論怎麼看,在曆史上,張居正與馮保的關係都是為人所詬病的。

我覺得這些認識之所以會如此偏激,會這麼不客觀、不冷靜,都是由一個潛在的因素決定的:那就是馮保的太監身份。

中國文化在骨子裏最看不起的就是太監,雖然他們的身體也表現為殘疾,但對於殘疾人,我們大多都有同情之心,但唯獨對於太監,不論哪一個時代,哪一個階層,對他們都是深惡痛絕、極端鄙視的。不管馮保這人怎麼樣,張居正這麼一個大政治家去和一個太監結成政治同盟,這是傳統知識分子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事兒。

至於張居正與馮保的關係到底怎樣,我們還是通過一件事來看一下當時的客觀事實。這件事就是萬曆元年轟動一時的王大臣事件。

設局

這個事件的主人公叫王大臣。雖然名叫大臣,您可別以為他真是什麼朝廷大臣。中國的古人取名字有時是很奇特的,你比如荊軻刺秦王的時候用的那把匕首叫徐夫人匕首,是當時著名的鑄劍大師徐夫人打造的。您別以為這徐夫人是個女的,他其實是個男的,他就姓徐名夫人,跟這位王大臣一樣,這名字取的,純屬是腦筋急轉彎兒。

這個王大臣非但不是大臣,連個小頭目都不是,他隻是一個小兵卒,而且還是個逃兵。他從薊遼前線逃跑回了京城,不知道怎麼稀裏糊塗地就晃蕩到了紫禁城。他大概是來旅遊的,所以神態很輕鬆,樣子很平常,結果守衛的禁軍還以為他隻是個隨便的下人,居然給他糊裏糊塗地進了紫禁城的甬道。

這位王大臣說正在這甬道上晃悠呢,遠遠看到一撥人走了過來。這撥人中間是個小孩兒,歲數不大,卻趾高氣昂的,大家都簇擁著他,眾星捧月一樣。

王大臣沒見過世麵啊,一看這撥人光鮮亮麗地擁過來,趕快嚇得貼牆邊兒站著。說這撥人打他身邊過去的時候,中間那小孩兒拿眼睛掃了他兩眼。這兩眼把個王大臣看得心裏直發毛,想趕快過去得了,所以他突然撒丫子就往前跑。他這一跑,那小孩突然就喊了聲:“你幹什麼的?”

王大臣聽人家喊他,更害怕了,腳底下不敢停,頭也不敢回,照往前跑。

那小孩一看火了,心的話:“靠!我問都不回答,這還得了!”於是大喊了一聲:“逮著他!”

這話還沒說完呢,身邊早就噌噌竄出好幾個,趕上來兩腳就把王大臣給踹倒了。

王大臣痛得直嚷嚷,可沒用,人家把他踹倒之後,幾隻腳立馬踩上來,把他給踩得結結實實的。

這時候小孩兒和他身邊那幾個人趕過來了。他身邊有個年紀比較大的人上前一步指著王大臣喊:“什麼人?給我搜!”

他這一聲令下,大家七手八腳就來扒王大臣的衣服。王大臣是個逃兵啊,腰裏別著把短刀呢。這一扒衣服,短刀咣啷一下就掉到了地上。

說那小孩看了這把刀,當時臉就白了,直往後閃。這時還不止這小孩臉白了,他身邊年紀大的這位臉也嚇得煞白,大喊了一聲:“保護皇上!”

幾個人趕快呼啦一下往小孩兒身邊一圍。

其實,哪需要什麼保護啊,這時甬道上除了王大臣就他們這撥人,王大臣躺地上給踩得結結實實的,想動也動不了啊。

那這撥人為什麼這麼緊張呢?

原來啊,這個小孩兒就是剛登基當上皇帝的小萬曆,而他身邊那個年紀大的就是小萬曆的大伴兒,司禮監大太監馮保。

小萬曆才當上皇帝沒幾天,剛經過高拱的鬧騰,他雖然年齡不大,但也知道自己這皇位還沒坐穩呢。這時候突然見到這皇宮大內裏有個帶刀的人打身邊兒跑過,再傻他也知道自己有危險啊!馮保就更不用說了,這整個皇宮就是他的地盤兒,他的地盤兒他做主!如今在他的地盤上見了個莫名其妙的帶刀的家夥,他當然嚇了一跳。

不過,這個小萬曆還是比較有性格的,他看看也沒什麼危險,就分開護著他的人,走到王大臣的麵前,用小腳使勁踹了兩腳王大臣的頭,邊踹還邊罵:“你個臭賊,好大的膽。”又轉過頭對馮保說:“大伴兒,你給我好好地收拾他。”

馮保一聽這話,趕快使個眼色,身邊的人就把這個王大臣押到馮保主管的東廠去了。

救急

王大臣這個事兒,朝廷裏最先知道的是誰呢?

是張居正。

因為確實需要馮保的支持,所以自上台以來,張居正很注意處理跟馮保的關係。我覺得他一方麵是吸取了高拱的經驗教訓,認識到馮保是有很大的政治潛能的;另一方麵也是出於和李太後之間聯係的必要,所以他確實是把馮保引為同盟的。他不僅自己跟馮保交好,還讓自己的管家遊七跟馮保最親密的手下徐爵結拜為兄弟,這樣兩方麵之間信息溝通就更方便了。

遊七已經從徐爵那兒得知了宮裏抓到了王大臣的事兒,也彙報給了張居正。可張居正一開始也沒太當回事兒。可緊接著徐爵又傳信過來了,說東廠已經審出來了,這個王大臣,是薊遼總兵戚繼光手下的逃兵。

張居正一聽,立馬嚇了一跳,心的話馮保你這是要幹嘛?一個逃兵你處理下就得了,刨根就底的問,這不是一拔蘿卜帶出泥嘛!現在這種情況,我張居正要的是政治穩定壓倒一切,結果你不僅是瞎鬧騰,居然帶出來的泥還是戚繼光,這還得了!

不怪張居正生氣,從馮保初審王大臣帶出戚繼光來,我覺得我們至少可以看出這幾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