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與毛澤東的見麵(2)(1 / 1)

司徒雷登和另外兩個人,被關押在北平一幢英國商人住宅後麵的三個陰暗的小屋裏,達三十九個月之久。他的獄友分別是六十六歲的北平協和醫學院院長亨利·霍頓(Dr.

Henry

S.

Houghton

),五十九歲的醫學院財務總管特沃爾·鮑溫

(Trevor

Bowen

)。

鮑溫早上七點早餐,司徒雷登和霍頓九點早餐。午餐前,司徒雷登撰寫喜歡的題目:《新約》批評。午飯時,三個人輪流大聲朗讀英文版的德國戰爭公報。一天的高潮是“雞尾酒小時”,此時三人聚在一起,討論他們中午讀到的一些有意思的消息。每天晚上,霍頓和司徒雷登玩猜字謎--一共猜了一千五百個夜晚。(霍頓博士寫過一本關於猜字謎的書,該最有權威了。)

一九四三年五月,三個人被分開了五天,日本人將財務總管鮑溫關進一個窄小得難以躺下的竹籠裏審問,威脅他,抽打他(他們想要他提供協和醫學院隱匿的著名史前化石“北京人”的頭蓋骨,這樣,他們就可以將此作為禮物敬獻給天皇,但鮑溫並不知道。)

今年七月,日本人簽署一份釋放司徒雷登的帝國敕令,指望他能勸說蔣介石委員長促成美國與日本媾和。他拒絕了,既不離開他的兩位難友,也不傳話。不到一個月,三人都獲得了自由。(譯自《時代》,一九四五年十月一日)

正是有了抗戰期間的這番特殊經曆,獲得自由的司徒雷登,在中國取得勝利舉國歡慶之際,也達到了自己在華五十年聲望的頂峰。

據司徒雷登日記所述,他於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下午,經輾轉西安、昆明,從北平來到重慶。頭一天,九月二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的簽字儀式在美國海軍停泊東京灣的“密蘇裏號”

軍艦上舉行,標誌著太平洋戰爭以及中國抗日戰爭的正式結束。九月三日,是中國的勝利日假期,重慶全城乃至全國各地,遊行狂歡。為此,蔣介石特地派專機把司徒雷登從北平接來,讓這位曾經與中國同患難共命運的人,也與他關係良好的人,見證這一曆史時刻。第二天,九月四日,重慶還將舉行慶祝勝利大會,正在重慶談判的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在同一個場合,也將向司徒雷登伸出熱情歡迎之手。

於是,剛剛走出囚禁的他,一個傳教士背景的教育家,在美國及盟國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時刻,成了重慶一顆耀眼的國際明星。

在重慶與毛澤東見麵

司徒雷登出現在九月四日重慶舉行的慶祝抗戰勝利大會上。他先後與蔣介石、毛澤東、周恩來等人見麵。他與蔣介石是老朋友,與共產黨領袖則是初次見麵。當天日記裏,司徒雷登寫道:

拜訪美國大使館的一些朋友,遇到畢格士塔夫(Biggerstaff

),史密斯(Smythe),約翰·費正清(John

Fairbank)夫人他們。跟吳文藻、張鴻鈞一起進午餐。下午五點鍾的時候,在慶祝抗戰勝利大會遇到蔣介石委員長、赫爾利將軍(General

Patrick

Hurley),和國府裏麵的許多中國朋友。同時也見到毛澤東和周恩來他們。這驀然使我想起一九四○年五月一日那天初次抵達重慶的時候,也正碰上舉行精神總動員日的集會,當時我冒著空襲的危險,參加過一次露天慶祝晚會,蔣介石還當眾發表演講。(《司徒雷登日記》,第二、第三頁)

在慶祝勝利的晚會現場,陪同司徒雷登與毛澤東、周恩來見麵的,是中央社的記者楊富森,他是燕京大學的學生。半個多世紀後,一九九九年,他在一封信中這樣追憶現場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