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是誰把川島浪速推薦給了肅清王?(1)(1 / 1)

奕劻父子濫用權勢,收受賄賂,賣官鬻爵,聲名狼藉,人們把慶王府稱作權錢交易的“慶記公司”。論年齡奕劻比善耆年長28歲,論輩分奕劻比善耆長兩輩。善耆平時很少和慶親王奕劻交往,嫌他髒,但是由於公務的原因,有時候又不能不和奕劻接觸。

道光年間,奕劻家族一支的爵位已經由親王降至輔國將軍。奕劻13歲襲封輔國將軍,23歲晉封貝勒,47歲晉封慶郡王。慈禧太後60大壽的時候,晉封奕劻為慶親王,獲得“世襲罔替”鐵帽子王的殊榮。那年奕劻71歲。授封奕劻鐵帽子王爺爵號,是慈禧對他和醇親王奕譞(溥儀的祖父)等人修建頤和園的獎賞。辛醜議和使慈禧擺脫了戰爭禍首的罪責,是奕劻政治生涯中最顯赫的“功績”,也讓他再次受到慈禧的褒獎。奕劻主持總理衙門(後改外務部)長達27年之久,有人讚譽奕劻為總理衙門的常青樹。

善耆大病痊愈後,到慶王府拜見奕劻。奕劻告訴善耆:“日本人對你的印象頗佳,日本駐華公使館武官柴五郎在外交場合多次提到你,總是對你表示敬佩。特別是義和團攻打日本公使館的時候,你向日本人伸出援助之手,日本人殊深難忘。”

善耆從奕劻那裏得知,日本侵略軍福島部隊率先占領了紫禁城的一部分。福島安正命令翻譯官川島浪速到神武門外喊話,勸說守護紫禁城的護衛軍官兵放下武器。川島浪速勸降成功,日軍兵不血刃拿下了紫禁城。奕劻認為八國聯軍裏頭也有好人,這位川島浪速翻譯官就是一個。多虧川島浪速的勸說,紫禁城得以保持完好。日軍派川島浪速管理紫禁城,他領導有方,太監們稱呼他“浪爺”。後來日軍派他管理東城區治安,也是成效卓著。可見川島浪速不僅是個好人,而且是個能人。

奕劻對善耆說:“老佛爺要咱們辦洋務和洋人打交道,咱們要多交幾位洋人朋友。我建議你得閑的時候,去和川島浪速見個麵,接觸一下,交個朋友。”善耆對於慶親王奕劻的囑咐,並沒有特別在意。他不信任奕劻,也不信任奕劻介紹的人。善耆從側麵訪聽到,川島浪速是個既無軍職又無官職的大陸浪人。

根據善耆的粗淺理解,浪人就是浪跡江湖、沒有道德、不負責任的無業遊民,甚至可能是劣跡斑斑的流氓,是開妓院賣鴉片、從事下賤行當的無賴人群。至於大陸浪人嘛,無非是到中國大陸來討生計的流浪人群。

可是,在外交圈子裏,對川島浪速的傳說越來越多,而且多半都是誇讚川島浪速如何如何的厚道仁義,這引起了善耆的好奇,他想去見識見識這位“浪爺”的廬山真麵目。

肅清王善耆和川島浪速的初次見麵

一天,善耆莊重地出現在北京東四三條川島浪速的官舍裏,事先已經由柴五郎向川島浪速通報過,川島浪速已經做好迎接王爺大駕的準備。見到肅王爺駕到,川島浪速向善耆畢恭畢敬地行了個90度鞠躬禮和單腿跪拜禮。川島浪速借機顯示自己是個地道的“中國通”,此外也表示對肅親王的崇高敬意。

川島浪速真的十分感動,他不過是一名浪人,能夠幸會高貴的王爺實在是三生有幸。他聯想到沈陽的昭陵(北陵),在那座宏偉巍峨的陵寢裏長眠的就是眼前這位王爺的先祖,麵對這樣血統高貴的人,深感自慚形穢。

大清國地位顯赫的肅親王親訪川島浪速的消息,很快在北京的日本人中間傳播開來。川島浪速的同鄉好友福島安正少將提醒川島浪速,要盡快回訪肅親王善耆,和善耆做個朋友,這在平時是絕對高攀不上的。

川島浪速開始為回訪做認真的準備,向宮內人谘詢了王府裏的禮儀,準備了應對的言辭,並準備了中式服飾。在善耆訪問東四三條之後的第六天拂曉,川島浪速便起程前往善耆臨時王府冷格莊進行回訪。

從東四牌樓到冷格莊,乘坐馬車也要大半天時間,川島浪速從拂曉出發,到上午10點鍾才趕到冷格莊山腳下,車停在路口,徒步爬上108級台階,走到肅王臨時官邸,向善耆的仆從遞上名片,請求接見。

川島浪速穿的是藏青色皮袍,頭戴寬沿禮帽,足蹬高統皮靴,名片上印的是:日本國陸軍第5師團翻譯官川島浪速。善耆接到門禁遞上的名片,脫下便裝,換上朝服正裝,去會見在客廳裏等候的川島浪速。

二人相見,川島浪速說明來意,他說:“鄙人代表山口素臣中將、福島安正少將以及柴五郎中佐向親王和親王一家在東交民巷之役中所受到的驚嚇表示慰問,對於日軍沒有能保護住王府免受損失做正式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