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中飯就是臘腸和臘肉的製作,這些都由男人去幹,婦女們就開始準備晚飯的菜,洗洗涮涮,大家邊聊家常邊幹活,也不會無聊,一片和氣歡笑。
舒寧也沒事幹,她嫂子也不需要一直守著,還有表姐在,舒媽他們也都在外邊,她就打算帶著一群小屁孩出去村裏的小賣部給他們買東西,小孩子有零食自然都跟著她走。
舒馨拉著姑姑的手格外的開心,對著後麵跟著的小夥伴和他們炫耀,她家裏就有好多零食賣,她姑姑平時還會給她買很多家裏沒有的零食,還會給她做奶茶喝,看著同伴羨慕的眼光,驕傲的挺胸昂頭。
舒寧也不管她,不過就是小孩子的虛榮心,她開心就好,誰小時候沒炫耀過自己有別人沒有的,看著這群還不知愁滋味的小孩,她仿佛也有了童心,和小孩子相處人都容易變平和了。
給每個人都買了各種小零食,有些在舒寧看來奇奇怪怪,反正和她小時候吃的不一樣,舒寧還讓他們別吃多了零食,等會都吃不下肉了,果然一聽吃不了肉了,好多都忙把零食藏兜裏,打算留著慢慢吃。
舒寧看了也是笑笑沒說話,領著一群人回去了,到了姨媽家,晚飯都差不多準備好了,晾衣繩上掛滿了臘腸,臘肉則是醃製好了放在了大桶裏,其中就有舒家的兩大桶,看著滿滿兩桶的肉,舒寧突然覺得有種幸福感。
要說現在也不是缺衣少食的年代,但每次看著不管是糧食豐收還是滿滿的儲存的各種肉,還是會覺得生活很富足,也許是小時候聽多了爺爺奶奶輩的故事,知道生活的不容易,哪怕沒有經曆過那個年代,但看過豐收年老一輩的歡欣和滿足,所以一直記得那種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樣子。
哪怕現在青柳鎮周圍的村子每年收了糧食的時候,來趕集的村民都是很開心的,除了留下自家吃的糧食,還可以有很多剩餘的能拿來賣,也是一筆收入。
舒寧家也有田地,小時候還種過糧食,她也見過農忙季節家裏忙忙碌碌的樣子,雖然那時候她還小,但那種兩頭黑的日子她也經曆過,沒人照顧她,舒媽隻能背著她去田裏,把她放在田埂上自己玩,舒桉也得幹活,休息的時候就在旁邊看著她,舒爸舒媽卻是很少休息。
後來家裏開了店,田就借給了熟人種,總不能荒著,每年得的糧食拿出一部分分給舒家,一直到後來種田的人越來越少,大多數年輕人不是出去讀書了就是出去打工了,年紀大的也種不動了。
青柳鎮發展起來後,很多田都包給了外地做生意的人,種些花或者藥材,又或者是一片片的藕田,林家的生意就是那時候開始的。
殺豬宴結束的早,大家吃完晚飯,幫著收拾了下就各回各家了,舒家也沒有多待,回家也還得歸置一下臘腸臘肉,還有一些剩下的肉和大骨頭什麼的,所以也早早的告辭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