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何為真理(2 / 3)

胡適之哼了一聲:“梅兄說了這些,意思可是說要地主富農拋棄自己的利益來換取國家的富強?”

梅光迪說:“如有需要,確當如此。”

胡適之仰頭一笑:“梅兄此言差矣,我借用剛才行嚴兄的話說,你這叫妄自加以前提條件,從邏輯學的角度來講,一切前提都要加以推理考證,即便是你梅光迪先生的性別,不是說是男性便是男性的,而要從你的身體結構來進行分析。同理,為什麼地主富農拋棄自己的利益就一定可以換來國家的富強呢?為什麼就不可能導致動亂頻仍、戰火四起呢?你可以想一想,從人類文明開始到今天,哪一時哪一地采取了這樣的措施?倒是和李自成、太平軍的‘均田地’有些類似,但結果是什麼大家都清楚的很。”

梅光迪張了張嘴巴沒有說話。

胡適之繼續說:“中國和西洋固然有所不同,但不能以不同為借口來否定一切東西。有些道理是具有普世價值的,這就是真理,無論在哪裏都是正確的。就比如一加二等於三,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這樣。還比如正常人生來就應該有十根手指十根腳趾,否則就是殘疾人。在任何時候,肆意侵犯人民的權利都是不正確的,至於國富民強,有很多道路可以選擇,並不是非要均田地不可。人民權利和國富民強不是可以對等或對立討論的問題,它們之間不具有必然的邏輯。行嚴兄,不知我這個邏輯是否符合你那個邏輯?”

嘿?胡適之簡直意氣風發、舌戰群儒,臉上戴著從容不迫的笑容,似乎生下來就站在勝利一方。

梁煥鼎問道:“那就是適之先生有更好的富國強民的道路了?”

胡適之手指一點:“我知道你什麼意思,目前我國的土地占有情況確實有很大的弊端,這我是承認的。清末,一邑之中,有田者什一,無田者什九。其什之一,則坐擁一縣之田,役農夫,盡地利,而安然食租衣稅者也。進而民國,軍閥割據,戰亂頻仍,土地集中有加而無減,農民流離失所,淒慘不堪。但這並不意味著均田地就是好辦法,搞不好就會天下大亂。從英吉利、法蘭西等西洋國家來看,他們走了和我們截然不同的道路。英吉利、法蘭西都存在土地分配不公的現象,但是他們卻大力發展現代大機器工業,無數工廠拔地而起,吸納成千上萬的農民到工廠中就業,不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而且開始了迅速的城市化進程。人各有其所,分工協作,你我相互扶助,農業、工業俱都得到巨大的發展。這才是強國富民之正道!”

胡適之的這一番話,字字沉重,就像大錘一樣擊打在章士釗、嚴複等人的心中。人家說得難道不對麼?發展現代大工業才是正道,不但可以發展生產,還可以吸收農村閑散勞動力,這不是一舉多得麼?何必弄什麼勞什子土地改革?

說實在的,胡適之的學識、口才遠遠在其他人之上,也就是欺了他太年輕,否則地位根本不在嚴複之下。

他的這番理論,久久盤桓在眾人心中,章士釗等人都忘了反駁了。

眼看這胡適之就要大獲全勝一舉成名,忽然從遠處傳來底氣十足的一聲大喊:“你說的不對!!”

眾人嘩的扭頭,隻見一個穿著樸素的年輕人大步流星的走上前來。在他的身後還跟著一幫人,旁邊那個赫然就是眾師生都熟悉的梁啟超。

大家一下子都知道來的是誰了,再仔細一瞧,不是臨時大總統楊威是誰?

楊威現在可有點氣急敗壞,心說梁啟超怎麼找了這麼幾個嫩娃子?學識比不上還不會耍貧嘴?難道國家大事還真的要你們來決定啊?想想後世的那些大學生,社會經驗一點都沒有,純粹滿嘴放炮胡說八道,還不照樣說的天花亂墜、熠熠生輝?

不過也沒轍,他可是沒料到對方有胡適之這麼一個頂用的。

北大的師生認出來這就是國家的總統、民族的英雄,嘩的歡呼起來。雖然他們是站在此次辯論的對立麵,但能和楊總統辯論一番不是更加增添榮譽麼?

嚴複等人有些訕訕,他們沒想到楊威居然還會親臨現場。

楊威直接麵對胡適之:“適之先生,你敢和剛才一樣跟我辯論一番麼?”

胡適之滿臉笑容,扶了扶眼鏡:“楊總統請,適之榮幸之至!”

“好!那你就聽我慢慢道來。先生說有些普世價值在哪裏都是正確的,就像一加二等於三,就像不能侵犯人民的權利。那我可就要告訴先生,任何真理都是有局限性的,它隻能在特定的範圍之內起作用,比如這個一加二等於三,它就是在十進製的情況下等於三,如果在二進製的情況下它還等於三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