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辛亥革命後四十年甘肅政變、兵變、民變史料(節選)(8)(2 / 3)

是月末,劉鬱芬全師開到寧夏,得當地軍政人員之支助,休兵集糧,為第二步入省城之準備。旋聞李(長清)、黃(得貴)火並之事,電馮請示。奉令對蘭州策劃軍事行動,以全師編為九個梯團,相繼推進,布署半月,李長清無何表示。甘肅省派接洽員火燦到寧聯係,劉詢悉駐蘭兵力及群眾情形,認為時不可失,即由蔣鴻遇先帶便衣士兵二百人,化裝潛入蘭州,分布城關密伏。蔣暗中察看城郊地形,預定駐師處所,乃出麵會晤督、省當局(時楊思護理甘肅督軍及省長),作為先頭來蘭傳達馮氏委任劉鬱芬的使命。並談所部軍隊由寧夏西開日期及梯團兵眾行進序列,以為先聲懾人的暗示,又與李長清接晤殷密。慰勞所部官兵,表達劉對李的倚重,語貌謙和,情意周至。商定李師全部駐營東郊。以河北及西關附近郊區,為劉師駐地,以原省長公署作劉氏師部。一切歡談暢議,李部官屬,亦皆釋然不疑。蔣到蘭一周,劉部兵站人員繼至辦事,十月二十三、四、五、六等日,各梯團部隊相繼來蘭,省城機關首長均赴河北廟灘子郊迎,李長清也率領師屬官兵列隊河邊迎接,一連數日,均未見到劉鬱芬到達,至最後二十六日晨,始知劉已於前一日雜士兵行列中進城,入居師部所駐之原省長公署。劉接見各廳、處首長及李長清,即日以總指揮名義,與副總指揮會銜布告,遵馮令就督辦職,入居督署。所部軍隊,則分駐河北廟灘子、白塔山及城西華林山、橋門、西關內外、上下溝至四墩坪等處,各城門亦由劉派員帶兵站崗,全城悉歸掌握。至是,馮軍入甘任務完成。馮玉祥督甘兼職,由劉鬱芬代任。

劉鬱芬、蔣鴻遇誘殺李長清十一月十六日,劉鬱芬、蔣鴻遇誘殺省軍第一師師長李長清,並殺李部團長包玉祥及營長華連升、楊占魁。

劉鬱芬既任甘督,因李長清桀傲不馴,心已不滿,又聞將省城軍裝局所存槍械及部分軍用物品,擅自取去,尤深惡之。初到蘭時,以不明底細,先禮貌周旋,免出問題,及會商省軍編製,李欲擴充所部為三個混成旅(李長清任師長後,將郭安學的補充旅並歸所屬。

郭,山東人,其旅部係新建右軍部分改編,實際隻一個團),劉未允。而劉則提出整編李師仍轄兩旅,以包玉祥一旅調歸督署直屬。

(因包與李長清同籍臨夏,相結較固,故劉謀調開,以分化其勢力)李、包同言,我們甘肅軍人原在一處,不願分開,請免調動。劉、蔣因此益懷疑忌。嗣擬以李師移駐永登,李又不聽令。某日劉之衛隊一連赴東校場操演,為李部阻之,並言此係我們第一師的操場,你們第二師的人可勿再來。由此雙方互相戒備。李亦自危,每夜在東校場周圍放卡,所派哨兵直至廣武門外。劉更加怒,但表麵故作不知,使李不致生疑。嗣聞李部在東關、南關各大餅鋪,交做大量餅饃,又收購大量鞋麻,遂先發製人。於十一月十五日(農曆九月二十六日),劉發柬帖,請李師全部營職以上軍官於次日到督署會餐。第一師前參謀長魏鴻發亦被邀請。魏甘肅甘穀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曆任陸洪濤部教練官、參謀、營長等職,陸督甘後,以資升任督署參謀長。陸軍第一師成立後。兼任師參謀長及憲兵司令,也於一九二四年(民國十三年)秋,銜陸命赴京、津辦事。至次年夏末,聞陸病辭職,乃回甘,行抵包頭,被劉鬱芬軍隊沒收所帶槍枝物品,魏赴五原師部,見劉交涉發還,住候數月,不得要領,乃返蘭州。時陸已離去旬日,及劉鬱芬就任甘督,仍予魏以憲兵司令名義。見李長清與劉之種種抵觸,時以直言勸李。李亦自知不當,謂事已至此,我乃粗人,不善詞令,囑代為解釋,時魏寓城內,李接督署請帖後,夜以電話詢魏,約其在寓等候同往。次晨九時,李乘汽車,先至魏寓。因包玉祥稱病辭謝,複經蔣鴻遇電話堅請,包乃後至魏寓,三人同坐汽車,前往督署。時李部各軍官已先後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