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從宏觀視野看古代文化遺址開發的重要意義(1)(2 / 2)

一、古代文化遺址的保護與開發乃是堅持世界文化多樣性原則的具體行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1年通過的《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方采取了多樣化的表現形式。這種文化多樣性體現在組成人類群體和社會特征的獨特性和多元性。作為一種交流、創新和創造的源泉,文化多樣性對於人類就像生物多樣性對於自然界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在這個意義上說,文化多樣性是人類共同的遺產,應當為當今和未來世代的人類的利益而予以承認和肯定。”該宣言還說:“文化多樣性也是發展的動力之一,它不僅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因素,而且還是個人和群體享有更加令人滿意的智力、情感和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這些話,高屋建瓴地說明了文化的多樣性對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如果說生物的多樣性對環境保護的重大作用早已受到國內外的普遍重視,那麼,文化多樣性的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在我國還遠遠沒有被多數人認識,古建築的隨意被拆毀、民間手工技藝的大量失傳、民間口頭文學的萎縮與消亡,作為人們精神支柱之一的民間傳統信仰活動的被排斥和受打擊等等,就是明顯的例子。正因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中,在以美國為代表的文化霸權主義到處插足,無孔不入的形勢下,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受到了空前威脅,所以各個國家的有識之士都奮起保護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遺產,形成了文化反彈的世界性潮流。法國前總統希拉克2004年10月訪問越南時,在河內公開指責美國“在全世界擴散一種毫無特色的文化垃圾”。他指出:如果不遏製這種粗製濫造的文化的勢頭,就會使各國原有的社會習俗和原汁原味的文化蕩然無存。“如果隻有單一語言和單一文化,將會出現真正的(文化)生態災難。”英國利物浦約翰·穆爾斯大學美國問題研究所所長伊恩·羅爾斯說:“從文化侵略和擴張的角度看,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最重要的力量。最突出的領域是好萊塢、流行音樂甚至文學。”他認為,“如果希臘人隻知道迪斯尼而不知柏拉圖;英國人隻知道好萊塢而不知莎士比亞;中國人隻知道NBA而不知孔夫子,那將是莫大的悲哀。”所以說,我國政府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學院(據許嘉潞先生統計,截止2007年9月,已建立了175所,其主要任務有二:一是教授漢語文課程;二是傳播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學術界大量建立與我國文化主權有關的各類研究中心;中國傳統藝術與民間技藝走出國門進行展演等等,不但是國人文化意識覺醒的表現,也是促進中華文化崛起,保護與重建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實際行動。

二、對古代文化遺址的保護與開發,從一定意義上說,是對長期以來漠視甚至破壞傳統文化的錯誤意識與行為的強力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