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0是美國第一種設計成功並正式使用的裝備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渦槳)的軍用運輸機,也是第一種依照美國空軍和陸軍的統一技術要求開發的運輸機(1948年,空軍從陸軍中分出並獨立後,原陸軍航空兵及兵員運輸的要求由後者提出,並與空軍共同確定飛機設計目標)。根據兩方略有不同的招標要求,洛克希德飛機公司設計出洛克希德82型方案,並於1954年8月23日試飛了原型機,後取名YC-130,並確定采用YT56-A-1發動機。批量生產的C-130A於1955年4月7日試飛,公司代號洛克希德182,與原型機的區別在於部分飛機在機頭下方有一個裝APN-59雷達的天線罩。C-130A很快就被配備在美國空軍戰術空軍、太平洋航空軍團和駐歐航空軍團。
C-130的改型有30多種,是一種多用途的飛機,中國也曾引進了L-382B作為民用運輸機。C-130是美國最成功、最長壽和生產最多的現役運輸機,在美國戰術空運力量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同時也是美戰略空運中重要的輔助力量。
美國C-17戰略戰術運輸機
C-17是原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的軍用戰略/戰術運輸機。它具有空中加油能力,既能執行遠程運輸任務,又可將超大型作戰物資和裝備(如坦克和大型步兵戰車等)都直接運入戰區,因此設計中特別強調短距起落能力。1984年秋全麵開始研製,1985年12月簽訂製造一架原型機和兩架結構試驗飛機的合同,1991年9月第1架C-17首次試飛,1992年開始交付使用。
該機配有4台普惠公司的F117-PW-100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為181千牛。該機駕駛艙中有正、副駕駛員和兩名觀察員,貨艙中有一名裝貨員,駕駛艙後有機務人員休息艙。主貨艙可裝運陸軍戰鬥車輛:5噸載重貨車兩輛並列,吉普車3輛並列或3架AH-64A直升機,可空投近50噸貨物,或空降102名傘兵。C-17是唯一能空投美陸軍超大型步兵戰車M2的飛機,也可與其他車輛混合裝載M1主戰坦克。
該機主要配備如下機載設備:數字電傳操縱係統,複式大氣數據計算機,先進數字式電子係統,4個彩色多功能顯示器,全飛行範圍平視顯示器,飛機和發動機數據管理係統計算機等。
該機翼展5029米,機長5304米,機高1679米,機翼麵積353平方米,前緣後掠角25,容積592立方米,使用空重125645千克,最大載重77292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65352千克。該機低空最大巡航速度648千米/時,進場速度213千米/時,海平麵空投速度213~463千米/時,實用升限13715米,起飛場長2286米,航程4630千米,著陸場長915米(使用反推力裝置)。美國CH-47“支努幹”運輸機
美國陸軍特種部隊首選了波音公司生產的CH-47“支努幹”直升機。這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直升機,它不像我們常見的那種單旋翼直升機,它有兩副旋翼,分別安裝在機頭上方和機尾上方,所以這種直升機又叫“縱列式雙旋翼直升機”。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CH-47D是美國唯一一種能夠在寬闊地域上運送重型貨物的直升機,其載重量和速度為美軍指揮員和後勤官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地麵作戰中,由第18空降師執行的側麵機動就是以CH-47D為“基石”的。僅第一天作戰中,CH-47D就運送了大量彈藥裝載貨盤和131000加侖燃料,同時在2小時內建立了40個相互獨立的燃料彈藥補給點。
CH-47“支努幹”運輸直升機由波音公司研製成功。尤其是它的縱列雙旋翼,使它顯得與眾不同。CH-47係列運輸直升機源自波音公司1956年開始發展的114和414型號,隨後出現了多種改進型號,主要包括CH-47A、CH-47B、CH-47C和CH-47D。CH-47縱列雙旋翼結構令其備受注目。
CH-47“支努幹”運輸直升機運輸能力強,機動性能高,頗受美軍方重視,在對阿富汗、伊拉克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偵察機
美國P-3“獵戶座”反潛巡邏機
P-3巡邏機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應美國海軍的要求研製的海上反潛巡邏飛機。該機是在“依列克特拉”民航機的基礎上設計的,1957年開始設計,1958年8月氣動力原型機首飛,裝全部設備的YP-3A於1959年11月試飛,1961年4月以後開始交付。該機為常規布局,懸臂式下單翼,傳統鋁合金結構,按破損安全原則設計,增壓機艙,乘員10名。
該機主要有以下幾種型號:P-3A,早期生產型;WP-3A,氣象偵察型;P-3B,換裝T56-A-14發動機的生產型,共交付144架;P-3C,裝“埃鈕”係統的新型號,1968年9月18日首飛,1969年服役,除交付美海軍267架外,還出口78架;RP-3D,用於測繪地球磁場的P-3C改裝機;WP-3D,用於大氣研究和氣象變化試驗而改裝的P-3C;EP-3E,用於取代EC-121電子偵察機而改裝的10架P-3A和2架P-3B,用於執行電子戰任務。到目前為止,洛克希德公司已生產的各型P-3飛機除裝備美國海軍外,還出口到加拿大、伊朗、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挪威、荷蘭等國家,預計該機要服役到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