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左”傾機會主義(1)(1 / 1)

20世紀30年代初在中共中央占統治地位的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膨脹到了陝北根據地,紅軍“肅反”運動中,劉誌丹、高崗等主要負責人被逮捕,幾十人被殺。1935年秋,黨中央到達陝北後,立即下令:刀下留人!停止逮捕!停止審查!一切聽候中央來解決!

高崗,陝西橫山縣人,貧苦農民家庭出身。陝北民歌唱的“橫山上下來了遊擊隊”,就是那個橫山。

高崗生於1905年。他死於何年,怎麼死的,後麵自有交代。

1926年,高崗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年他才21歲。

1927年,高崗在西北地方部隊從事兵運工作,為瓦解敵軍、壯大革命武裝而努力。

1933年,28歲的高崗,任中國工農紅軍第26軍42師政治委員。

1935年2月,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成立,高崗為委員,同時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前敵總指揮部政治委員。同年9月,任第15軍團政治部主任。

1936年,高崗任中共陝北省委書記,陝甘寧保安司令部司令員。這一年,他才31歲。

抗日戰爭時期,高崗先後擔任中共陝甘寧邊區委員會書記、邊區保安司令部司令員,中共陝甘寧邊區中央局書記,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陝甘寧邊區參政議會議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政治委員、代理政治委員。

1945年,在黨的“七大”上,高崗當選為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這時,高崗才40歲。

解放戰爭時期,高崗先後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副書記、書記,東北民主聯軍副政治委員、北滿軍區司令員,東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人民政府主席。

1949年9月,高崗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這一年,高崗44歲。

1935年秋天以前,高崗對陝北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做出了貢獻,立下了功勞。陝北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唯一沒有喪失的根據地。

1935年9月,中央紅軍長征到了甘肅境內,仍然不知道有陝北這塊根據地。

9月19日,聶榮臻同誌和林彪進駐哈達鋪,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了一張國民黨的《山西日報》,那上麵有一條閻錫山的部隊進攻陝北紅軍劉誌丹部的消息。聶榮臻說:陝北還有一個根據地哩!這真是天大的喜訊!他趕緊派騎兵通訊員把這張報紙送給了毛澤東。

第四天,毛澤東在紅軍團以上幹部會上說:“我們要北上,張國燾要南下,張國燾說我們是機會主義。究竟哪個是機會主義?目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我們就是要北上抗日。首先要到陝北去,那裏有劉誌丹的紅軍。”最後,毛澤東告訴大家,從現地到劉誌丹創建的陝北根據地隻不過七八百裏了。

中央紅軍向陝北根據地兼程前進。

得到這個消息,蔣介石大為震驚。蔣介石一直害怕中央紅軍同其他紅軍彙合。現在眼看著中央紅軍要同陝北紅軍彙合了,這是他最害怕的。

蔣介石一麵十萬火急部署對中央紅軍繼續圍追堵截,一麵調兵遣將,發動對陝北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

徐海東為軍團長、劉誌丹為副軍團長、高崗為政治部主任的紅十五軍團,積極部署戰鬥,準備粉碎敵人的“圍剿”。勞山戰役,一舉殲滅敵軍一一○師近兩個團和師直屬隊全部,約3700人,擊斃師長何中立。

但是,“圍剿”尚未粉碎,我軍不得不部署新的戰役。

恰恰在這時,陝北根據地發生了錯誤的肅反事件,這是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惡性膨脹的結果。陝甘晉省委,在勞山戰役開始時,就確定要“肅反”。勞山戰役後的第三天,省委的信送到十五軍團。信中說:後方已經逮捕了幾個人,根據他們的口供,揭發出劉誌丹、高崗、習仲勳、劉景範等很多高級幹部,都是右派反革命,並在準備更大的陰謀活動。省委指令:在前方立即逮捕劉誌丹、高崗等人。正在十五軍團有關負責人猶豫之際,省委又來信強調:“劉、高等右派反革命問題,省委已有嚴密的考慮和決定,不日將派×××來前方傳達,並協同解決。”

局勢已無可挽回,劉誌丹、高崗等一批高級幹部即遭逮捕。

此次“肅反”中,錯殺了90餘人。

在外部,蔣介石的“圍剿”沒有粉碎;在內部,一大批革命幹部被逮捕、遭殺害。

陝北,全國範圍內僅存的這塊紅色根據地,陷入了極端嚴重的危機!

1935年10月19日傍晚,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完成了長征,到達吳起鎮。紅軍一進吳起鎮,看見一間窯洞門口掛著工農民主政府的牌子,覺得真是到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