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這天,艾米麗衣衫合適發式得體地來到了晚會上。她按照心理學家的吩咐盡職盡責,一會兒和客人打招呼,一會兒幫客人端飲料,她在客人間穿梭不息,來回奔走,始終在幫助別人,完全忘記了自己。她眼神活潑,笑容可掬,成了晚會上的一道彩虹,晚會結束時,同時有三位男士自告奮勇要送她回家。
在隨後的日子裏,這三位男士熱烈地追求著艾米麗,艾米麗終於選中了其中的一位,讓他給自己戴上了定婚戒指。不久,在婚禮上,有人對這位心理學家說:“你創造了奇跡。”“不,”心理學家說,“是她自己為自己創造了奇跡。人不能總想著自己、憐惜自己,而應該想著別人,體恤別人,艾米麗懂得了這個道理,所以變了。所有的女人都能擁有這個奇跡,隻要你想,你就能讓自己變得美麗。”
故事啟思:
這就是關於“我”的故事,一份神奇的美麗。喜歡自己,因為你是你今生的惟一;善待自己,你將獲得對自己的認同和理解;愛自己,為使自己能更好地給予他人;肯定自己,你將擁有一個更堅實的自己;丟掉自己,你將丟掉自己的私欲;鼓勵自己,你將獲得一份神奇的美麗。
心靈感悟:
善待自己吧,你會覺得陽光、鮮花、美景總是離你很近。讓心植根於積極的樂土吧,如此你的自信才能在不偏不倚的自愛中獲得對人對己的寬宏。
學無止境
有一個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為那裏學曆最高的一個人。
有一天他到單位後麵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
他隻是微微點了點頭,這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噌噌噌從水麵上如飛地走到對麵上廁所。
博士眼睛瞪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飄?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
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噌噌噌地從水上飄回來了。
怎麼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哪!
過一陣,副所長也站起來,走幾步,噌噌噌地飄過水麵上廁所。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不會吧,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雲集的地方?
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牆,要到對麵廁所非得繞十分鍾的路,而回單位又太遠,怎麼辦?
博士生也不願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後,也起身往水裏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麵,我博士生不能過。
隻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裏。
兩位所長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麼要下水,他問:“為什麼你們可以走過去呢?”
兩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裏有兩排木樁子,由於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在水麵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怎麼不問一聲呢?”
故事啟思:
學曆代表過去,隻有學習力才能代表將來。持續學習,虛心請教,才能少走彎路。
盲目自大,放不下架子向別人請教,結果隻能是像博士生那樣摔跟頭。
沒有一個人能夠有驕傲的資本,因為任何一個人,即使在某一方麵的造詣很深,也不能夠說他已經徹底精通、徹底研究了。“生命有限,知識無窮”,任何一門學問都是無窮無盡的海洋,都是無邊無際的天空……所以,誰也不能夠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氣揚。如果是那樣的話,則將很快被同行趕上、很快被後人超過。
有人問愛因斯坦,說:“您可謂是物理學界空前絕後的人才了,何必還要孜孜不倦地學習?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愛因斯坦並沒有立即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找來一支筆、一張紙,在紙上畫上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說:“目前情況下,在物理學這個領域裏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這個小圓,我所知的是這個大圓。然而整個物理學知識是無邊無際的,對於小圓,它的周長小,即與未知領域的接觸麵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圓與外界接觸的這一周長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東西多,會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多麼好的一個比喻,多麼深刻的一番闡述!
我們每個人都要養成“虛懷若穀”的胸懷,都要有一種“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精神。用我們有限的生命去探求更多的知識空間吧!
心靈感悟:
在情商的範疇裏,學曆和理論知識被看做是決定人一生成功的一部分因素,但不是全部。無數成功者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學習是善於從萬事萬物當中吸取有益的養份,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引自己的行為。而過於迷信書本與理論,充其量不過是“書蟲”的作為。
別陷入他人的評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