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1)(2 / 3)

正因為這是上蒼賦予人類的禮物,所以,不論麵對何事,我們都可以自行決定是不是要插手;選擇權永遠在我們自己。暫且不管我們做了什麼選擇——勇於麵對事情也罷,逃避現實也好,隻要一抉擇,我們就會感到那種控製感又回到自己的身上。

很多人老是抱怨自己活在別人陰影底下,什麼事都由別人控製著,自己就像是傀儡一樣任人擺布。殊不知要怎麼活、該怎麼過都是自己選擇而來的,哪能怪得了他人。

沒錯,人總是有很強的控製感,除了想完全控製自己之外,也想控製別人。無形之中,他人的一舉一動會侵犯了你的權利領域,但是,當碰到這種外來的侵犯時,你本身的控製感難道不曾抵抗過嗎?

因此,假如你也有過喪失了控製感的迷思,你該自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了解自己的選擇權利何在?有沒有充分運用它?

想要對自己好一點,就該善用你的控製權,才能減少壓迫感。

沒人能完全左右自己的命運,但至少該充分掌握選擇的權力,若抉擇之後,又全力以赴,成敗就不必計較了。

心靈感悟:

小羅斯福總統夫人曾說:“除非你同意,任何人都不能傷害你。”以聖雄甘地的話來說就是:“若非拱手讓人,任何人無法剝奪我們的自尊。”令人受害最深的不是悲慘的遭遇,而是“默許”那些遭遇發生在自己身上。

焦慮中的老板

石油公司的一些運貨員偷偷地扣下了給客戶的油量而賣給了他人,而老板卻毫不知情。有一天,來自政府的一個稽查員來找老板,說他掌握了老板的員工販賣不法石油的證據,要檢舉他們。但是,如果他們賄賂他,給他一點錢,他就會放他們一馬。老板不能認同他的行為及態度。一方麵老板覺得這是那些盜賣石油的員工的問題,與自己無關;但另一方麵,法律又有規定“公司應該為員工行為負責”。另外,萬一案子上了法庭,就會有媒體來炒作,名聲傳出去會毀了公司的生意。老板焦慮極了,開始生病,三天三夜無法入睡,一直在想: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好呢?給那個人錢呢?還是不理他,隨便他怎麼做?

老板決定不了,每天擔心,於是,他問自己:如果不付錢的話,最壞的後果是什麼呢?答案是:他的公司會垮,事業會被毀了,但是他不會被關起來。然後呢?他也許要找個工作,其實也不壞。有些公司可能樂意雇用他,因為他很懂石油。至此,很有意思的是,他的焦慮開始減輕,然後,他開始思考解決的辦法:除了上告或給他金錢之外,有沒有其他的路?找律師呀,他可能有更好的點子。

第二天,老板就去見了律師。當天晚上他睡了個好覺。隔了幾天,律師叫他去見地方檢察官,並將整個情況告訴他。意外的事情發生了,當老板講完後,那個檢察官說,我知道這件事,那個自稱政府稽查員的人是一個通緝犯。老板心中的大石頭落了下來。這次經曆使他永難忘懷。此後,每當他開始焦慮擔心的時候,他就用此經驗來幫助自己跳出焦慮。

故事啟思:

焦慮是一種沒有明確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緊張狀態。適度的焦慮可以提高人的警覺度,充分調動身心潛能。但如果焦慮過度,則會妨礙你去應付、處理麵前的危機,甚至妨礙你的日常生活。

以下步驟可以幫助你勇敢麵對焦慮:

第一步:評估

我怕什麼?(或是我焦慮什麼?)

我為什麼怕?(或是為什麼會焦慮?)

要對這些做直截了當地探索,越具體越好,最好拿出紙筆來,清楚地寫下來,問題才會明朗,僅用頭腦想是不夠的。

第二步,理解

縱然我所怕的事情真的發生了,或是最壞的結果發生了,是否真的是那麼可怕?

他人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遭遇?他們是不是就完蛋了?

如果真的發生了,我就無法再活下去了嗎?

評估及理解是很重要的消除焦慮的兩大步驟,因為隻有麵對可能發生的最壞後果,我們才能從容地麵對現在。有句話說:“人死不過如此,就算砍頭也不過碗大的疤,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連死都不怕了,還焦慮什麼呢?人需要看破看透,才能放得下,隻有放下人的欲念,才有自信。

第三步,再次評估現在的情況

現在的真正問題是什麼?(例如擔心高考失敗的真正問題是什麼?可能數學不好,所以會擔心高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