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老年人常見病症按摩療法(4)(3 / 3)

【取穴及部位】掌揉踝關節,指揉承山、解溪、丘墟、昆侖、太溪、陽陵泉穴,輕翻踝關節,拔伸踝關節,拿揉踝關節。

【推拿按摩法】

(1)掌揉踝關節老人取仰臥位,您一手固定其足部,另一手大魚際著力,在踝關節周圍進行輕柔緩和的揉摩,時間為2~3分鍾。

(2)指揉承山、解溪、丘墟、昆侖、太溪、陽陵泉穴體位如上,您以拇指按揉老人的承山、解溪、丘墟、昆侖、太溪、陽陵泉穴,力量由輕到重,每穴操作半分鍾。

(3)輕翻踝關節體位如上,您一手托住老人足患側蹠跟,拇指按在傷處,另一手握住足蹠部,兩手稍用力向下牽引,同時進行輕度的內翻和外翻。時間為1~3分鍾。

(4)拔伸踝關節體位如上,一手托住老人足跟,另一手握住其足蹠部,同時用力,在拔伸的同時將踝關節盡量背伸,然後做環轉運動。時間為1~3分鍾。

(5)拿揉踝關節體位如上,您以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用力,自上向下,反複拿揉1~3分鍾,然後兩手掌相對用力,橫搓下肢1分鍾。

二十九、岡上肌腱炎

岡上肌在肩上,頸外側至肩頭的窪陷處,為三角形,起於岡上窩和岡上筋膜,止於肱骨大結節。其淺麵為斜方肌,深麵為關節囊。當肱骨外展時,岡上肌腱在狹小的間隙中活動,易致退行性變化而出現無菌性炎症。中醫稱之為傷筋或筋傷。肩部活動時,岡上肌腱受到摩擦、擠壓,待至中年,此積累性損傷己達相當程度,肌腱出現退行性變化。一次急性損傷,可使病變加劇。

【取穴及部位】指揉巨骨穴,指揉肩髑穴,指推岡上肌,掌揉肩部,指揉外關穴,指揉合穀穴。

【推拿按摩法】

(1)指揉巨骨穴老人取坐位,挺胸直腰,兩肩胛骨內收,您立於老人的身後,以單指揉法治療老人患側的巨骨穴處,持續治療數十下或百餘下。手法應具有相當力度,手指尖的方向朝向外前下方,動作應緩慢,每分鍾不超過50下。

(2)指揉肩髃穴老人取坐位,您立於老人的患側,以一手托住老人患側的肘部或上臂的遠端,使其上臂外展約至45°,另一手以單手拇指揉法治療肩髃穴及其周圍的區域,持續治療百餘下或二三百下。手法的力度須適當,動作應略緩慢,每分鍾不超過70下。

(3)指推岡上肌老人取坐位,您立於老人患側的側後方,以單手拇指推法治療老人患側的岡上肌處,自外側端治向內側端,持續治療數十下。手法的動作應緩慢,每分鍾不超過50下。

(4)掌揉肩部老人取坐位,您立於老人的患側,以一手托住老人患側的肘部或上臂的遠端,使其上臂外展約至45°,另一手以單掌揉法治療老人患側的肩部三角肌近端處,持續治療百餘下或二三百下。動作應略緩慢,每分鍾不超過70下。

(5)指揉外關穴體位如上,您以單手拇指揉法治療老人患側的外關穴,持續治療數十下。

(6)指揉合穀穴體位如上,您以單手拇指揉法治療老人患側的合穀穴,持續治療十餘下或二三十下。手法的動作應緩慢。

三十、橈側腕長伸肌腱周圍炎

橈側腕長伸肌位於前臂背麵橈側的遠端二分之一處,當腕關節活動時,肌腱間相互摩擦,若活動過度,可出現損傷性炎症。中醫稱為傷筋或筋傷。橈側腕長伸肌的作用是屈前臂、伸腕,並使手稍外展。橈側腕短伸肌的作用是伸腕。當上述活動過度時,肌腱因相互摩擦過多而水腫,引起疼痛與運動障礙。

【取穴及部位】指揉前臂背側麵,指揉下廉穴,指揉溫溜穴,指揉偏曆穴,滾前臂背側麵,指推前臂背側麵。

【推拿按摩法】

(1)指揉前臂背側麵老人坐於床的一側,使患側前臂置於床上,前臂的背側麵朝天,前臂之下墊枕,您坐於或立於老人的患側,以單手拇指揉法治療老人患側前臂的背側麵。自前臂的近端,治向遠端,持續治療3~5次。手法應柔和深透,力度須均勻。

(2)指揉下廉穴體位如上,您以單手拇指揉法治療老人患側的下廉穴,持續治療數十下。

(3)指揉溫溜穴體位如上,您以單手拇指揉法治療老人患側的溫溜穴及其周圍區域,持續治療百餘下或二三百下。手法須柔和深透,動作略緩慢,每分鍾不超過70下。

(1,1)指揉偏曆穴體位如上,您以單手三指揉法治療老人患側的偏曆穴及其周圍區域,用中指置於偏曆穴處,持續治療百餘下或二三百下。手法的力度須適當,動作應略緩慢,每分鍾不超過70下。

(5)滾前臂背側麵體位如上,您用單手滾法治療老人患側前臂的背側麵,以橈側處為重點,持續治療數分鍾。手法移動須緩慢,力度應均勻。

(6)指推前臂背側麵體位如上,您以單手拇指推法治療老人患側前臂背麵的橈側處。自前臂的近端,治向遠端,持續治療十餘下或二三十下。與此同時,您用另一手握持老人患側的手部,緩慢地做此側腕關節的背伸動作。兩手的動作應協調,指推法須緩慢進行,每分鍾不超過6下,力度應適當。

三十一、重症肌無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