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第144章(2 / 2)

④列作應收賬款的經濟事項不合理、不真實,不合法等。

列作應收賬款的經濟業務,必須是真實正確的銷售商品或產品、材料等或計提勞務後應收而尚未收取貨款或勞務費的業務。在實際中存在著利用“應收賬款”賬戶從事舞弊活動,列作應收賬款的經濟業務不真實、不合理、不合法的問題。

⑤對壞賬損失的會計處理方法不合理。

對壞賬損失的會計處理方式主要有備抵法和直接轉銷法兩種。

備抵法。

即企業按期預估可能產生的壞賬損失,單列入當期費用,形成壞賬準備,當實際發生壞賬損失時再衝銷壞賬準備和應收賬款。

直接轉銷法。

即企業平時不預估形成壞賬準備,當實際發生壞賬損失時直接從應收賬款中轉銷列作費用。

按照現行財務製度規定,企業既可以采用備抵法,也可以采用直接轉銷法。但所采用的方法必須符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即如果企業發生壞賬損失很不均衡,且金額較大,就采用備抵法,否則,可采用直接轉銷法。

(2)如何查證應收賬款舞弊。

①查證企業在銷售環節中的內部控製。

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後,將債權轉入應收賬款的批準程序。

為購貨方代墊費用支付現金或銀行存款的批準程序。

與購貨方對賬製度及對賬單簽發手續等等。

②查證有關銷貨發票。

了解有無銷售折扣與折讓情況,看其與“應收賬款”、“產品銷售收入”等賬戶記錄是否一致,以弄清是否存在以淨價法入賬而導致應收賬款入賬金額不實等問題。

③查證應收賬款平均餘額。

分析應收賬款賬齡,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並同該行業平均周轉率比較,看是否存在周轉太慢、回收期過長的問題,並進一步調查是否因款項收回後掛賬或私分所致。

④查閱明細賬及憑證。

看是否存在列作應收賬款的經濟事項不真實、不合理、不合法的情況。問題發生後,其線索或疑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反映在“商品銷售收入”和“應收賬款”賬戶中的虛假金額,與正常的經濟業務金額比較,可能表現為異常,如金額過大、精確度過大等。

會計憑證可能隻有記賬憑證,沒有原始憑證;或雖有原始憑證,但內容不全、不真實等,表現為賬證不符。

所虛設的應收賬款,可能隻記入了“應收賬款”總賬,未虛設虛記明細賬或未在其他明細賬中虛記,表現為應收賬款與所屬明細賬不相符。

所虛設的應收賬款,可能既記入了總賬,也記入了虛設的或其他的明細賬中。這樣盡管總賬與明細賬是平衡的,但該企業所記錄的這些內容與實際或對方客戶“應付賬款”賬上的對應內容不相符,表現為兩個單位間的賬賬不符。

⑤查證企業備抵法運用是否正確。

應運用審閱法、複核法檢查被查單位壞賬準備計提是否正確、合規,有無多提、少提或人為地調節利潤水平的問題。

審閱“壞賬準備”賬戶借方記錄,來發現和查證有無發生壞賬損失後多衝或少衝壞賬準備,以此調節“應收賬款”賬戶內的內容,從而達到利用“應收賬款”賬戶舞弊的目的。根據發票、收據的號碼不連續和調查詢問所掌握的情況,審閱核對“壞賬準備”賬戶的貸方記錄內容,來查證收回已經核銷的壞賬未入賬而將其私分或存入“小金庫”的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