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跟我學所有者權益的核算(2)(3 / 3)

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科目的淨收益,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科目,貸記“本年利潤”科目;如為淨損失,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年度終了,應將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後結出的本年實現的淨利潤,轉入“利潤分配”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為淨虧損,作相反的會計分錄。結轉後本科目應無餘額。

12.怎樣核算利潤分配?

企業利潤的分配(或虧損的彌補)和曆年分配(或彌補)後的積存餘額,通過“利潤分配”科目核算。本科目應當分別“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應付現金股利或利潤”、“轉作股本的股利”、“盈餘公積補虧”和“未分配利潤”等進行明細核算。

外商投資企業還應分別“提取儲備基金”、“提取企業發展基金”、“提取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進行明細核算。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在合作期間歸還投資者的投資,應在本科目設置“利潤歸還投資”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金融企業按規定提取的一般風險準備,應在本科目設置“提取一般風險準備”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利潤分配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按規定提取的盈餘公積,借記“利潤分配”科目(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貸記“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科目。

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提取的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借記“利潤分配”科目(提取儲備基金、提取企業發展基金、提取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貸記“盈餘公積――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金融企業按規定提取的一般風險準備,借記“利潤分配”科目(提取一般風險準備),貸記“一般風險準備”科目。

(2)企業經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決議,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借記“利潤分配”科目(應付現金股利或利潤),貸記“應付股利”科目。

經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決議,分配給股東的股票股利,應在辦理增資手續後,借記“利潤分配”科目(轉作股本的股利),貸記“股本”科目。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企業用盈餘公積彌補虧損,借記“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或任意盈餘公積”科目,貸記“利潤分配”科目(盈餘公積補虧)。

金融企業用一般風險準備彌補虧損,借記“一般風險準備”科目,貸記“利潤分配”科目(一般風險準備補虧)科目。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在經營期間用利潤歸還的投資,應按實際歸還投資的金額,借記“利潤分配”科目(利潤歸還投資),貸記“盈餘公積――利潤歸還投資”科目。

年度終了,企業應將全年實現的淨利潤,自“本年利潤”科目轉入本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利潤分配”科目(未分配利潤),為淨虧損的,作相反的會計分錄;同時,將“利潤分配”科目所屬其他明細科目的餘額轉入本科目的“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結轉後,“利潤分配”科目除“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外,其他明細科目應無餘額。

“利潤分配”科目年末餘額,反映企業曆年積存的未分配利潤(或未彌補虧損)。

【例4-8】甲企業經過股東大會批準,用任意盈餘公積彌補虧損,共計彌補虧損100萬元,其賬務處理如下:

借: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1000000

貸:利潤分配――盈餘公積補虧1000000

13.如何核算庫存股?

企業收購的尚未轉讓或注銷的本公司股份金額,通過“庫存股”科目進行核算。

庫存股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為獎勵本公司職工而收購本公司股份,應按實際支付的金額,借記“庫存股”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同時,作備查登記。

將收購的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時,借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貸記“庫存股”科目。

(2)股東因對股東大會做出的公司合並、分立決議持有異議而要求公司收購其股份的,企業應按實際支付的金額,借記“庫存股”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3)企業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並而導致股份回購,屬於同一控製下企業合並的,應按其他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原賬麵價值,借記“庫存股”科目,貸記有關科目。

屬於非同一控製下企業合並的,應按其他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公允價值,借記“庫存股”科目,貸記有關科目。

(4)企業轉讓庫存股,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轉讓庫存股的賬麵餘額,貸記“庫存股”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如為借方差額的,借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股本溢價不足衝減的,應依次衝減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借記“盈餘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5)企業注銷庫存股,應按股票麵值和注銷股數計算的股票麵值總額,借記“股本”科目,按注銷庫存股的賬麵餘額,貸記“庫存股”科目,按其差額,借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股本溢價不足衝減的,應依次衝減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借記“盈餘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庫存股”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持有本公司股份的金額。

14.怎樣計算基本每股收益?

企業應當按照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淨利潤除以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基本每股收益。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和已回購時間一般按照天數計算,在不影響計算結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簡化的計算方法。

新發行普通股股數,應當根據發行合同的具體條款,從應收對價之日(一般為股票發行日)起計算確定。通常包括下列情況:

(1)為收取現金而發行的普通股股數,從應收現金之日起計算。

(2)因債務轉資本而發行的普通股股數,從停計債務利息之日或結算日起計算。

(3)非同一控製下的企業合並,作為對價發行的普通股股數,從購買日起計算;同一控製下的企業合並,作為對價發行的普通股股數,應當計入各列報期間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4)為收購非現金資產而發行的普通股股數,從確認收購之日起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