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老板的標簽(2)(3 / 3)

此話一出,不知情圍觀群眾嘩然一片:副總裁都有一萬兩千多個?這就不得不說到通貨膨脹最嚴重的一種商品了:投行的職位。一般而言,如果客戶去和投行開會,會發現換到手上的名片,董事滿天飛、副總一大把。這是因為投行使用的職級體係和一般公司相去甚遠:研究生畢業入門做Associate,但是名片上可能會印“經理”,工作三年升為SeniorAssociate(高級經理);再賣命三年左右升到AssistantVicePresident(助理副總裁)或者VicePresident(副總裁),這就是各種夜店裏很常見的年少多金神氣活現的VP了;照老規矩,兩到三年之後升到SeniorVP(高級副總裁);然後再來兩三年,升任ED;最後,身體還沒垮、還沒改行的,升到投行專業序列的盡頭ManagingDirector(董事總經理)。

所以,史密斯先生從實習生開始在高盛工作了十二年,算起來他是ED或者SVP倒是都有可能,一般來說,投行裏麵做到VP才會有隊伍可帶,相當於其他類別公司裏的某個基層團隊的主管,ED則相當於部門總監,MD接近事業部總經理。不過,我們說的可是大投行裏嚴格的規矩套路,很多中小投行或者新成立的機構,人員少、職位多,隊伍的積累根本不足以支撐起上述完整的建製,為了吸引人才,也為了唬住客戶,VP起步的多得是。而且,即使是在大投行裏麵,由於投行所特有的攀高結貴的需求,也常見火箭速度:有人進公司從Associate做起,但是由於娶了一位高級的太太,所以,四年之後,已經是MD了!

其實,對於一個初涉江湖的年輕人來說,懂得“吃公司”,利用大公司、名公司的工作經曆和職位為自己背書,給自己的簡曆“化妝”,不僅無可厚非,而且絕對屬於新人裏的有心人、心機裏的戰鬥機。化妝也得需要有個差不多的底子,一般來說這種人幹活也比較聰明,比稀裏糊塗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人強多了,最多是為人比較勢利鑽營。別裝了,大佬們不也都是這麼過來的嗎?從曆史的經驗來看,翻翻各種財經雜誌的封麵人物,可知貴行業常見化妝品包括:微軟、穀歌以及蘋果。

然則,化妝可以,畫皮不行。這種事,悄悄地進村,打槍地不要。已然登堂入室做了既得利益者,還要繼續在眾目睽睽之下整形乃至畫皮,就難免畫虎不成反類犬了。或者說,一旦畫皮成癮,假麵遮顏過鬧市,本來麵目已經無法見人,這不就成了傳說中的“二皮臉”嘛?

神奇傘兵

我小時候,最愛看一部美國電視連續劇《加裏森敢死隊》。精心選拔的一群亡命之徒,在“二戰”期間,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當時,讓我等幼年土鱉最震撼的,莫過於他們乘飛機深入敵後,空降跳傘,神出鬼沒完成任務的橋段。所以,在我童年的印象中,世界上最重要的本事,就是跳傘。

當年狂熱崇拜加裏森隊長的小粉絲不可能想到,三十年後,自己居然從事了一個經常要和跳傘打交道的工作:可不,管理谘詢顧問幾乎天天都要麵對企業客戶關於“空降兵”的各種問題!近距離接觸的時間久了,我發現,這可真是一支神奇的兵種,同樣是從天而降,命運卻各不相同。

大體上來說,空降兵的結局可籠統地分為三大類:一是像加裏森敢死隊一樣,不僅準確降落在預定位置,而且收了傘包立馬衣冠楚楚、身懷絕技地融入人群之中,屢建奇功;二是技不如人,身子已然跳出了機艙,但是空中沒打開傘包,姿勢難看地懸空掙紮一會兒,迅速直接掉在地上摔得稀爛;三是技術沒問題、傘包打開了,但是著陸定位不準,一不小心掛樹上了,不上不下,變成了步兵近距離射擊練習的活靶子(當年在朝鮮戰場,我英勇的誌願軍戰士們不早就練就了地對空打飛機的絕技,抄過美軍王牌空降師的家底兒嘛)。

當然,我也逐漸意識到,電視劇都是糊弄腦殘粉絲的,在真實的戰爭中,區區幾個空降兵不可能獨立建功,隻能作為多兵種協作的一個組成部分,與戰場上的其他部隊協同作戰。而對於空降兵來說,最重要的本事也不是跳傘,跳傘隻不過是執行任務的短暫前奏,更重要的是落地之後究竟是否身懷絕技。

這麼一看,傘兵部隊能否建功立業,其成敗就顯而易見地係於兩點:一是作為戰場司令官,做出在某時、某地動用傘兵參戰的決策是否英明;二是作為傘兵本身,是否具有黑夜、大風等惡劣條件下成功跳傘的技術和落地之後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