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管理的門道(1)(2 / 3)

辦法很簡單,那就是從“眼裏沒人”強行調整到“以人為本”。所謂以人為本,首先是以人性為本、以人心為本,每一件事都要先行分離出其中的人性人心因素——以人性為本,就是要明白人性中的種種弱點,諸如貪、嗔、癡;以人心為本,就是要明白“人心向善”和“人心都是肉長的”這一基本原理,將心比心,以心交心。以此為基礎,從常務副總開始,與每個人單獨深度會談兩個小時,不必談前一天的戲碼,就請對方談談對公司現狀的認識,並給自己提點意見和建議,真誠地發問,充分地傾聽。並且,從即日起,每個月,都要開展這樣的深度會談。

到底是聰明人,兩天之後,我接到他的短信,隻有四個字:“豁然開朗。”

沒那麼簡單

“相愛沒有那麼容易,每個人都有他的脾氣……”流行歌壇知心姐姐黃小琥的單曲《沒那麼簡單》,一度成為KTV金曲Top10,足見唱出了多少癡男怨女的心聲。自從學會了這首歌,我就常常無意識地瞎哼哼:相處沒有那麼容易,每個老板都有壞的脾氣……直到有位常常在一起的老板實在被聒噪得受不了,憤怒地說:“我改還不行嗎?!”

包括我自己在內,經常會這樣評價一個人:“他人很好,就是脾氣不大好!”或者是這樣表白自己:“我這人脾氣不好,但是沒有壞心,請多擔待。”輕飄飄的一句“脾氣不好”,就仿佛得到了壞脾氣許可證,天經地義、心安理得地發起脾氣來。

但是,壞脾氣老板們所不知道的是:對於75%以上的員工來說,與自己的頂頭上司打交道是工作中壓力最大的部分。糟糕的老板可能會殺死你——完全可以從字麵上來理解這句話。2009年,瑞典一項對3122名男性長達10年的跟蹤研究發現,在壞脾氣老板手下做事的人心髒病發作的比例要比有好老板的人高出20%~40%。雖然我沒辦法用統計學來證明中國因為壞脾氣老板導致心髒病發的下屬比瑞典的更多或者更少,但我絕對可以肯定:論亂發脾氣的老板數量,咱們這裏天下第一。

曾經受一位著名的大佬邀請,和他的家人以及幾位高管一起到一處風景勝地休假。某天當地領導安排我們去遊覽一家新開設的主題公園。不得不佩服這位江湖上成名人物的超級學習力:進入公園後,從路麵鋪設的塗料,到分類垃圾桶的內部設計,甚至馬路牙子的材質,都一一細瞧、用相機拍攝記錄,同時不斷喃喃自語如何應用在自己即將開建的一處工廠基地中。

我正在內心自願不斷為他鼓掌,說時遲、那時快,他突然發現一位高管沒有拿出紙筆記錄他的指示,居然就勃然大怒,立定,在鬼哭狼嚎的海盜船邊痛斥起這位四十多歲的高管來。足足罵了十分鍾,直到他的夫人提醒他我們這些早已“石化”的當地陪同人員和客人們的存在,他才上氣不接下氣地住嘴。當然此事件的高潮部分發生在遊覽之後,他非常自信地提出希望我加盟他的公司,成為他的下屬。而此時,我已經聽說,在這家公司的管理者中間有一個話題正在私下裏討論得極其熱烈:做職業經理人,還是做家奴?

至於有人跟我講過一位三百多億身家的董事長開大會暴跳如雷,伸手把自己屁股底下的椅子抽出來扔到聽眾頭上的事兒,非親眼所見,不足為憑。反正我隻見過他把話筒當眾扔到財務總監懷裏。

諸葛亮在《心書?知人性》中提出“知人七法”:“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誌;二曰窮之以辭辨而觀其變;三曰谘之以計謀而觀其實;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而要看一個人的修養品性,還是要“委之以領導職務而觀其脾氣”!

以我個人的觀察,壞脾氣老板不分年齡、性別、行業,他們唯一的共同點是都沒聽說過老子在《道德經》中的這樣一段話:“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壞脾氣老板大概都是出於兩個原因才變成這樣:一類是受迫害和受背叛妄想狂,也許是創業時的艱難委屈所留下的心理創傷,所以即使事業做得很大了,也生怕被人小瞧了,殊不知,自己作威作福,其實隻混到了三流水平。另外一類是“沒頭腦與不高興”,對於自己所麵對的問題沒有建設性的解決辦法,隻好先下手為強,為防被“侮之”,先使人“畏之”。

我總是提醒這些壞脾氣朋友:當你是一名領導者,你的壞脾氣不僅僅是傷害下屬的個人尊嚴這麼簡單,而且還嚴重損害你本人的真實聲譽,更重要的是壞脾氣會令所有人噤若寒蟬、“為求不錯寧願不做”,嚴重破壞組織的運行機理。最終發現企業裏隻有你一個“明白人兒”天天上躥下跳又喊又叫。砍頭生意有人做,賠錢買賣沒人做。明白人兒,這麼三處賠錢的買賣,你為什麼樂此不疲呢?

不知道人們還記不記得“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這句時代標語。試問,有多人一覺醒來,眼前浮現出自己上級的尊容時,能夠“高高興興上班來”呢?又有多少人不是“灰頭土臉回家去”呢?網上說——論心情,上班跟上墳似的!不知道壞脾氣老板們對此作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