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管理的門道(3)(2 / 3)

下午,高潮來了。老師要求每個組選代表輪流上台講自己來這個課程的原因和第一天的體驗。我的非暴力不合作態度每個人看在眼裏,營王生怕我再闖禍,選了三寶和五寶上去分享。三寶是國內一家著名西餅連鎖店的店長,是被她那著名的攝影愛好者老板出錢送來的。她介紹說老板參加了某一期課程,覺得非常激動,回去就安排把全國的300多家連鎖店的店長輪流送來參加這個培訓,臨來前老板要求他們必須把這套激勵人、鼓舞人、訓練人、改造人的方法學會,帶回公司並用在自己的工作中。

五寶是位盤著20世紀80年代發髻、文眉文眼線文唇線的中年婦女,在東北某個地級市開了兩家美容院,身上有股子奇特的殺氣。她說,她來上這個課是非常奇特的機緣。有一天,她久未見麵的一位同學的妹妹約她喝茶,去了以後,對方問她能不能看在跟姐姐交情的麵子上幫個忙。五寶就說,你說說什麼事兒吧,看看我能不能幫得上。結果,對方就在咖啡店裏撲通一聲跪下了,說:“姐啊,你能不能借我三萬六千塊錢?”五寶嚇壞了,心想,完了,肯定是吸毒了。但她怕出事兒,隻好問,你要這錢有整有零兒的,要幹嗎啊?對方說:“姐啊,我參加了一個幫人成功的課程,我覺得太適合你了,太想和你分享了,但是我沒這麼多錢,請不起你,你看這樣行嗎,你一定去上課,這三萬六千塊錢學費算我借你的,以後我一定還給你!”五寶好奇心就來了:“什麼課啊,能把人整瘋了,不用你請,我自己去!”五寶的故事引起了老師的極大熱情,趕緊組織給五寶鼓掌(順便說一句,怎麼鼓掌也是專門培訓過的,必須按照節拍來,鼓錯了小天使也是要做俯臥撐的)。

接下來的日子,我除了記住老師出場必配“戰栗”式催情背景音樂、同學分享必放類似“二泉映月”式的催淚背景音樂之外,已經徹底暈菜。因為,課程完全沒有內在邏輯,老師也很少講實質性的內容,我們所經曆的就是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團體操、講故事、俯臥撐,在這種體係裏老師更像是一個經過訓練的“創業人生”真人秀主持人,非常入戲,動不動就跳到桌子上咆哮。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講故事的主題越來越深入和驚悚,“我最見不得人的隱私”、“我最痛苦的一件事”、“我最恐懼的是什麼”,等等,有時台上台下哭成一片。有一個男人上台分享時,甚至說起了他因為一心撲在創業上而耽誤了孩子腦膜炎的治療,最後孩子夭折的故事,此人咣當一聲跪在台上,號啕大哭,撕心裂肺地衝著台下咣咣磕了三個響頭,一邊喊:“孩子,你原諒我吧!”毫不誇張地說,此時的課堂完全就像一個靈堂。當老師哭著宣布這一組在這輪分享中得到最高分時,驚得我坐在位置上動彈不得。

好不容易熬到第三天,終於要結課了。在我像個腦震蕩患者似的離場之前,才發現會場的工作人員是穿著兩種不同顏色衣服的。一問之下才知道,其中2/3的工作人員居然是往屆學員,自付差旅、自願回來做義工的。到我去上課的時候,這已經是第40多期學員,粗算一下:每期平均60人,每人3。6萬元學費,一半以上的義工,項目收益可想而知。

為什麼是他們

說實話,在雞血班的日子裏,我一直在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他們怎麼了?第二,為什麼是他們?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一直認為,我所看到的雞血班的學習過程是一種“路西法效應”的變種:上帝最寵愛的天使路西法後來墮落成了魔鬼撒旦。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用一個著名的實驗證明了:個人的性情並不像我們想象得那般重要,善惡之間並非不可逾越,環境的壓力會讓好人幹出可怕的事情。1971年,津巴多在主持的“斯坦福監獄實驗”中,通過專門測試挑選了征募來的受試者,即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這些人被隨機分為獄卒和犯人兩組,接著被置身於模擬的監獄環境。實驗一開始,受試者便強烈感受到角色規範的影響,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況演變得過度逼真,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經變成殘暴不仁的獄卒和心理崩潰的犯人。一套製服一個身份,就輕易讓一個人性情大變,甚至遠遠超出了實驗設計者的承受能力,原定兩周的實驗不得不宣告中止。2007年,津巴多教授第一次出版《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一書,詳細披露了這個實驗,並結合從該實驗到美軍虐囚案30多年來的社會現象,深度剖析複雜的人性,透徹地解釋了“情境力量”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雞血班的教學基礎首先就是幹掉你原有的真實角色:在這裏你隻能叫“九寶”,你所有的錯誤都會株連另外幾個陌生人甚至一名無辜的小姑娘,除了一名微型團體操的成員之外你什麼都不是,你連講個隱私博取同情掙點積分的能力都沒有。在這個基礎上,所謂的訓練營其實已經初步具備了“集中營”的一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