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公司的隱私(1)(1 / 3)

天仙配

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八個字可不是絕對真理,比如,如果這對男女是一對夫妻,如果這活兒是共同管理一家公司,那麼,就會變成:夫妻搭配,幹活更累。

不用一一點名,大家都知道中國企業界是頗有幾對著名夫妻檔的,這種創業組合在大量草根企業中更為普遍,其形成固然有創立初期的曆史原因,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你挑水來我織布”的田園詩一旦脫離了“寒窯雖破能避風雨”的艱苦環境,那麼,共事摩擦加上“N年之癢”,天仙配就極容易演變成中國特色的“六同現象”:共苦時,同心同德,同心協力,同仇敵愾;同甘時,同床異夢,同室操戈,乃至最終同歸於盡。僅就2011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土豆網有之,真功夫複有之,當當網則堪稱劫後餘生、險過剃頭。

曾經親眼見過董事會上,擔任副董事長的太太與身為董事長的丈夫(咦!好複雜的身份描述),因私人感情破裂而在決策衝突時怒不可遏,脫下鞋子淩空扔向董事長寶座。也曾聽過協助丈夫創業成功後的太太哭訴,由於勸退不成,於是趁自己不在公司期間,丈夫讓人拆掉了她的大班台,一股腦兒清空了她的辦公室。

如果說,以上例證都歸入清官難斷家務事的“個案”一類,那麼,就普遍意義上而言,夫妻共同管理一家公司,確實有若幹共性的微妙之處。

首先,是二人的身份定位問題。像潘石屹、張欣那樣至少在形式上平起平坐、並駕齊驅的夫妻檔畢竟太少,大部分的情況還是一主一輔居多。除了首先要明確二人之間誰為主、誰為輔的基本定位之外,還要充分想清楚如何為主和如何為輔的問題。為主的,不能自以為“救世主”,不分公事家事全都居高臨下;為輔的,不能搞出“老板娘”氣質,給人留下“枕頭風”、“看家狗”的家庭婦女(男)印象。因此,為輔的一位在公司內擔任何種職位,除了要考慮信任、特長等方麵的原因,還要充分考慮公司內外其他人的感受。比如,創業初期老板娘管錢很常見,不過公司到了一定規模,最好還是把財務總監的職位讓給專業人士更為妥當。如果老板娘確有此領域的特長,可以轉去做審計或者投融資類的其他崗位發揮餘熱嘛。而且建議盡早明確原則,如果為輔的一位不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專業或者能力,那麼在合適的時間應該盡量徹底退出公司實際運作。

其次,是二人的相處模式問題。過去封建社會皇家有句話,叫做“天家無家事”,在創業小帝國裏,夫妻之間的公事和家事也往往難以絕對分清。雖說已經萬般無奈做成了夫妻檔,但千萬不可再把公司開成夫妻店。以稱謂為例,夫妻之間在公司裏互稱“我先生”、“我太太”固然不妥,但互稱“某總”似乎也有點當年葉群同誌以第三人稱“首長”尊稱林彪的扭曲感。比較聰明的一家企業,在文化中明確提倡“無長稱呼製”,不僅夫妻檔之間,對其他所有同事也一律親切地直呼其名,不僅回避了這一小尷尬,而且營造了更加民主活躍的團隊氛圍。此外,夫妻之間當然比旁人更加親昵和默契,在溝通上常會給人“旁若無人”、淩駕於他人之上的印象,這一點隻能靠“矯枉過正”來解決:在人前需要有意識地適當弱化二人的直接溝通,更多采取事前事後單獨交換意見和為對方在幕後“互相補台”的配合模式。

最後,是二人的周邊關係問題。夫妻關係從來不僅僅是兩個人的關係,還牽涉到共同的子女、各自的家族等,這一點在企業夫妻檔中就表現得更加突出和複雜。沒什麼好說的,無數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狠得下心、拉得下臉、動得了手”是最基本的,要想夫妻檔之間長治久安,對周邊關係一定要定下共識的“天條”。上策是雙方的親屬完全不允許進入或者留在公司;中策是對親屬必須限製使用,控製級別和崗位;下策是雙方各自約束親屬、教育親屬。為什麼說約束和教育反而是下策呢?因為人都是變化的、道理都是彈性的,抓而不緊等於不抓。

我們是在探討夫妻搭檔的工作關係,不是探討二者之間的夫妻關係問題。但是,在大城市離婚率高達40%的今天,本著“散買賣不散交情”、“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原則,既然存在共同創業的事實,那麼強烈建議夫妻檔也要像其他合作者一樣明確利益關係,或以股權方式或以財產協議體現,不僅對公司的穩定有利,而且減少了夫妻間多少猜忌和誤會。防患於未然,善莫大焉!

褲腰帶管理術

與IMF和鼎暉投資相關的兩起新聞,讓2011年的“紅五月”簡直變成了“粉紅五月”,在我們所相依為命的這個地球村裏,村東頭和村西口的八卦比著賽著搶奪“圍脖”流量。

不過,八卦他們,並不意味著要掄起道德大棒“代表月亮消滅你”!我們應該絕對尊重王功權先生和王琴女士作為成年已久、成名已久、成道已久的成年男女對自己下半生和下半身所做出的各種安排,這是個人的自由。同時,更要對隔著一個太平洋的斯特勞斯?卡恩閣下這宗撲朔迷離充滿好萊塢爛片氣質的性騷擾案保持淡定,即使,下半身毀了下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