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公司的隱私(2)(1 / 3)

她沒有辦婚禮,因為她知道所有人都會尷尬,她認為隻需要兩個人享受彼此帶來的生活空間就夠了。而且並不是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這個男人從此要看著她的臉色生活,恰恰相反,這位叱吒風雲的女企業家時刻要注意維護丈夫的麵子和情緒。但是,當她懷孕並且生下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早已離開公司另行發展的先生提出“要不這個孩子跟著你們家姓算了吧”的時候,她深深地為自己和他感到悲哀,她知道,除非她終生付出數倍於常人的努力,否則,她都將難以維持一個正常的家庭關係。

當我把這個故事講給另外一個著名的女繼承人聽的時候,她臉都白了。因為,她也到了故事中女主角的年齡,而且由於她所擁有的產業更是近百倍之高,所以她的家族更為焦慮。既要配得上家族的地位和麵子,又要對家族的發展有利,不能有離婚和財產損失的風險,還要當事人自己喜歡,最好還能以家族利益為中心,這樣的五全先生,可謂打著燈籠也難找。怕她太寂寞,父母隻好說:“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地交男朋友,享受生活,但是,結婚必須父母說了算!”即使如此,當一個彼此深愛的男人對她說“我不願與你結婚,因為壓力太大,但是我也不會和別人結婚,我們彼此獨立,就這樣很好,不過我們可以一起擁有一個孩子”的時候,羅曼蒂克之餘,她問我的第一個問題仍然是:這個孩子的繼承權和他的父親是什麼關係?

不要說上述兩位在功成名就之後才希望組建家庭的女士,即使是那些在創業前就結婚的事業伴侶,如李國慶與俞渝夫婦、潘石屹與張欣夫婦等,明眼人一望即知,究竟是男方還是女方日複一日地主動、努力維係著關係?

當她們遇到工作中的男人

當然,男人們中間也有很多八卦愛好者,但不可否認的是,女性毫無疑問更容易也更願意通過非正式渠道獲得信息。當男女在體力精力、受教育程度、公開的社會地位等方麵越來越趨同時,這種非正式溝通的能力,往往是區分女性企業家和男性企業家的一個關鍵差異。

善於運用非正式溝通,背後是女性的行為風格中獨有的柔韌度。其實,能坐到一定的決策者位置上的女性,風骨都差不多。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常見她們分化成兩個極端:一類是極其凸顯自己的強勢,“比男人更強悍”,如董明珠、楊綿綿;一類是極其善於示弱,凸顯自己的女性特點,“低到塵埃裏開出花來”,如很多新生代的女企業家。總體上來說,後者比前者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的,也更受歡迎。不過,當有人提醒撒切爾夫人所推行的新政策會讓人們不喜歡她時,撒切爾夫人這樣回複道:“我不需要人們的喜歡,我需要贏得他們的尊重。”

這兩種極端,都具有某種表演傾向,說白了,還是不能撕去自己身上的“女性”標簽。

不過,女性企業家善用非正式溝通這個特點,在她們的工作中會產生很多有趣的效應。

比如,我們在與不同性別的企業家領導的企業合作時,普遍發現,女性企業家所經營的公司,更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並且其特點也體現得更為顯性化;

女性企業家所領導的公司,核心團隊的合作時間更長、人員穩定性更好;

女性企業家對於風險防控和應對危機的敏感度明顯高於她們的男性同行;

女性企業家更願意通過對人們私人生活的觀察(比如他們的家庭狀況、業餘愛好等方麵)來判斷一個人;

女性企業家更容易受到一對一溝通的影響,俗稱的“耳朵根軟”,無論積極或是消極的方麵;

女性企業家更願意領導男性下屬,而非她們的同性,不是出於其他原因,而是因為她們總是太容易與同性下屬發展出私人關係,這會幹擾她們的工作溝通。

而對於女性企業家的柔韌度,我想隻需要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就夠了:

我的一位女性客戶手下有一名負責公司戰略規劃的高管,這位先生能力很強、自視頗高,對女老板身上的一些缺點總是公開表示不以為然,所以在工作中常常表現得自由散漫,甚至公開抗上。所有人都對他十分不滿,不斷有人去找老板反映問題,建議老板把他踢出公司。但是,這位女老板始終不為所動。不僅如此,還經常與他單獨談話,強調自己對他的倚重,挽留他不要辭職,為此每年還給他加薪,不讓他扛重活兒,而是不斷安排他四處考察一些新的項目和機會。這樣一直持續了五六年,以至於很多人都因此對老板產生了十分不好的看法。直到2012年,當這個人再次唧唧歪歪找麻煩時,老板二話沒說批準了他第N次遞上來的辭職報告,立即生效。

包括當事人在內,所有人都震驚了,不知道分水嶺是怎麼發生的。這位女老板微笑著對我說:“我們這個行業競爭太直接了,就是我們公司和另外一家競爭對手之間的你死我活。他過去管戰略,知道的事情太多,對我們公司太了解。我用了五年的時間,隻讓他做項目前期考察,讓他舒舒服服地拿著高薪逐漸邊緣化,對公司核心信息的了解越來越少,在團隊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小。而且,五年對公司來說是一個很短的發展周期而已,但是對他來說,是他職業生涯中的黃金時間,一旦把這個年齡段給他耗過去,競爭對手也不會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