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 章 此章某些人不過2句左右(1 / 2)

我道中人皆以簡短,易懂為標準,洋洋灑灑幾百上千句的皆為不合格。諸位寫自己的道的時候望也以此為標準。

心乃曠劫以來之靈明也,雖經教未出之先,此心已具,是日預有也。特沉著幻妄,迷惑蔽固,則舍而亡矣。性歸命複,一旦遵道而行,萬妄歸真矣。宗奉者,宗猶本源也。若水之宗海,皆歸其源也。禮敬者,敬信之篤也。故皆獲度世矣。苟忘本而逐末,舍源而求流,其能度世乎?經為道之徑,心為道之宗,能依經斂心,則得經之妙矣。

道君承教而述,非世之凡俗所能知也。內而求之,如丹經所謂日魂月魄、庚虎甲龍、水銀朱砂、紅鉛黑錫、黃芽白雪、姹女嬰兒、黃婆金公、陽火陰符、玄關土釜、爐鼎卦象之類。雖異名別號之眾,不過先天真一之炁,為之丹祖也。非因師指,豈凡愚所能知也。

真人由精心苦行,煉神養炁而後體合自然,不滯有無,永脫生滅,是皆洞究玄微,悟徹幽密,故能悉盡其奧章,即混洞赤文敷落五篇之類是也。。諸天者,即真鉛內融,萬神和暢;河海山嶽,即愛河欲海也。苟能一真獨露,萬幻皆空,則愛河浪止,苦海波澄矣仙師曰:輕,謂授之非人;泄,謂行之不密;漏,謂守之不固;慢,謂奉之不虔。四者有一,身則受殃矣

八節之日,四立為四季之首,二分二至為陰陽之交

本命之日,即每歲六度降日也。三魂藏於肝,屬木,其數三,故曰三魂。七魄藏於肺,屬金,其數七,故曰七魄。人身之三魂,一魂居直本宿宮,一魂居地府,一魂居形內。七魄常去而不散也。遇本命之日,魂神降體就屍,合同循環,歸降不絕,則人生安穩,災病不生。若其日清淨身心,絕酒色,正心習善,更於其日,眠睡少時,即魂與魄合,陰與陽平,道炁內隆,命根堅固。若嗜酒色,昏亂形體,則魂歸時,去身三步之遠,取合不能,穢氣充身,魂複再往,三度昏亂。不合魄者,則陽衰陰旺,魂與陰鬼交通,致使夢遊眾惡,耽睡迷亂,災病俱生。人應於本命之日修齋誦經。青元曰:人作諸不善,則魂怒而神靈去體,知其同入惡道故也。作一切善,則魂喜而百神集,知其同入正道故也。修學之士,可不慎歟。

道言:行道之日,皆當香湯沐浴,齋戒入室,東向叩齒三十二通,閉目靜思。

混者,混然未分;洞者,空而無質。即混沌未分之先,一炁胚渾於空洞之中也。赤文者。

祖,祖炁也。劫者,天地一成一敗為一劫,祖劫乃天地世界初生之始,未經敗壞也。玄元始炁為萬物之祖,造化五億諸天,皆由祖炁化生而有。經曰:道為萬物母,是也。蕭觀複曰:自一炁而立三境,由三境而生九天三境之下,各生三天,合有三十六天。次下四種民天,次分三界二十八天,次八梵天,以至化生五億諸天,皆由祖炁為之本根也。開明三景,三境者,清微、禹餘、大赤三天也。三景,又曰:日、月、星三光也。天、地、人三極、三才、三界也。太上日:道生一,即一炁也。一生二,即兩儀也。三生萬物,即三景也。三炁合生為九炁,三炁乃天地之宗,萬物之根,皆由祖劫化生,而後開明天地,由之以生,是為天根也。上無複祖,惟道為身,道以虛無為宗,不可以象求,是曰強名,故無形無名、無聲無臭、大包天地、囊括宇宙。其上它無所祖者,道也。儒曰元極,釋曰真空,道曰太虛,其理一也。人之修煉,采祖炁於先天之初,結為金母,周流六虛,皆二炁絪縕,開闔而不息。久之追二炁於黃道,會三性於元宮,則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生生無窮而成法身,即元始之天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