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好,人脈自然來(5)(1 / 1)

共享信息。涉及住房分配、人事安排、福利調整、掛職培訓等方麵的信息,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知道得早,先做準備,就可能得到更大的利益;知道得晚,措手不及,原來很有利的局麵也有可能失去。因此,這些消息具有極強的個人相關性和時效性,如果你提前有渠道得知,在不違反有關紀律的情況下,最好能以適當方式透露給人脈對象,提醒他做好應對,有備無患。共享經驗。不同的崗位工作會帶來不同的經驗體會,有的在重要專項工作中形成的經驗總結是沒有參與的人難以獲得的,很多人會選擇保密,別的同事來請教也推說不知。如果你能積極就此與人脈對象交流分享,可以促進雙方共同提高,也能增進彼此互信。正如蕭伯納所說: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每人還是一個蘋果;我有一種思想,你有一種思想,交換一下每人至少有兩種思想。

人脈經營“三欲三先”辯證法

我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了公務圈人脈經營“三欲三先”辯證法,即“欲快先慢,欲爭先讓,欲揚先抑”三法,人脈之構築,不但關乎目前,也影響長遠,必須有一種辯證的眼光,懂得快慢進退。

公務圈人脈是維係公務員職場生命的血脈經絡,但不是想當然生發壯大的,更不是無意識地在機關混日子熬年頭從天上掉下來的,也絕不意味著你進入某個部門在某個崗位工作,就一定會擁有與之相關的人脈資源。為什麼有的人在黨政機關多年,每天都在和各地各界打交道,到頭來卻並沒有積累多少人脈資源;有的即使表麵上看起來朋友很多、人脈很廣,但也往往存在分布不合理、盲點到處有、關鍵時刻不給力等諸多問題;有的人一旦離開現有崗位不再擁有實權,那些圍著自己轉的所謂朋友死黨就會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開始遍嚐無人問津、人情冷漠的痛苦。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他們對人脈資源的重要性和創建人脈圈的基本步

驟及技巧缺乏深刻認識。或被眼前職權帶來的假象所迷惑,不能正確了解人脈資源的實質;或不懂得人脈經營辯證法,沒有用心去設計和經營自己的人脈資源;或放任自流的情況多了點,花在人際關係上大量時間和精力卻沒有帶來人脈資源的拓展和提升。

拓展人脈資源絕不僅僅意味著酒席飯桌上酒酣耳熱之際的稱兄道弟,更不是簡單公務交往中的官場客套。參加的飯局多,接觸的範圍廣,隻能說明你已經具備了創建屬於自己人脈圈的最基本條件,剛剛進入建立人脈資源的邊緣,離入門還有一定距離。要想廣積人脈,必須得下一番苦功。

我們每個個體都必須做自己人脈的心髒和大腦,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運用辯證法,盡最大努力調動創建人脈資源的積極性,像蓬勃有生機的心髒那樣,當一個設計師和建築師,有意識、有目的地為自己的人脈不斷地輸送血液,持續地完善、調整、強健人脈網絡,使人脈富有生命力。也就是說,構建人脈圈、拓展人脈資源要有方向有重點,要符合職業生涯設計和人生發展目標,能為之提供有效服務和堅強保障。需要冷靜思考和分析,提前謀篇布局,布局決定格局,格局決定結局,有進退,有策略,有取舍,用心結交那些關鍵環節和重要崗位的人物,分清核心人脈圈、重要人脈圈和外圍人脈圈的區別和聯係;不斷總結改善人際交往、鞏固人脈基礎的經驗做法,定期檢查反省不足和欠缺之處,並能切實改進;把握好人脈資源深度、廣度和關聯度之間的平衡,即人脈關係縱向延伸情況、橫向拓展情況和與從事行業的相關性。

總的來說,創建人脈圈、拓展人脈資源絕不是隨遇而安、可有可無的事,隻要你決心在黨政機關全麵發展,就離不開人脈資源的支撐;隻要你決心創建屬於自己的公務圈,就需要在整個公務員職業生涯中用心設計、用心實踐、用心維護,真正讓事業發展從中受益。

拓展人脈資源同地質隊在各種複雜地質環境中找礦的原理是一致的,必須在明確基本地質環境和探礦條件後,多地區、大範圍鍥而不舍地勘探,才有可能發現品質高、儲量大的礦藏。人脈交往,必須多點,才能成麵成網;必須多交朋友,從廣種薄收過渡到廣種多收,才能在此基礎上出現人脈的亮點。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有一個重要定律——大數定律,它證明有些隨機事件無規律可循,但不少卻是有規律的,這些有規律的隨機事件在大量重複出現的條件下,往往呈現幾乎必然的統計特性,也就是說會有一個穩定的概率。因此,既然概率是確定的,我們所做的就是要多交朋友,廣泛收集利用人脈信息,擴大交往麵,在這個範圍內產生有價值的人脈。你人緣越好,結交的朋友越多,那麼成為你深厚人脈資源的人數占結交總人數的比例總是穩定而有規律的。如果交往麵太過狹小、局限性太大,因為概率穩定,也會相應減少在其中產生的良好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