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人,初到機關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從業務知識、運轉流程、公文類別、文檔管理到基本禮儀,包羅萬象,洋洋大觀,需要一段時間慢慢消化吸收。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快速準確地掌握本部門的人事概況,在人事架構中對本人和其他同事作出較為清晰的定位,找準自己在本部門人際關係網絡中的位置。因為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長,接觸範圍也會越來越大,從本單位到外部門、從本地區到其他地區、從公務圈內到公務圈外,接觸到優質人脈資源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創建人脈圈的條件和環境也會有明顯提高和改善。這時,對人脈資源這門學問的日常預習、評估、學習並不斷複習、改進、提高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從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們就要做個有心人,準確而快速地尋找到屬於你的“圈子”,踏實走好創建公務圈人脈資源的第一步。
如何快速了解“組織”
到機關第一周,就要著手了解本單位的基本組織架構、主要職責和本部門的人事級別關係,除了領導會向你簡要介紹情況外,手頭需要盡快找到並常備的基本資料包括:
一是查閱“三定”規定,弄清組織是幹什麼的。每個黨政部門都有機構編製部門下發的“三定”規定,是實用的入門手冊,包括定機構、定編製、定職責。通過閱讀“三定”規定,可以清楚地掌握本部門的機構序列、級別規格、人員編製、領導職數、內設機構和主要職責等重要基本信息,也就是自己所在的這個
單位屬於黨口還是行政口,是正廳級還是副處級,有多少行政編製,可以有幾個副職、多少處長科長,主要的職權和責任是哪些,同其他相關部門是怎麼劃分職責權限的。這些信息有助於你對本單位概況和組織架構有一個基本的掌握。試想一下,如果你來單位都好一段時間了,單位是幹什麼的、有幾個處都說不清楚,別人不覺得你迷糊才怪。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部門“三定”呢?一般而言,一是部門的網站上都有對自己職責的介紹,如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的職責介紹:
“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主要職責:(一)擬訂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提出國民經濟發展、價格總水平調控和優化重大經濟結構的目標、政策,提出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受國務院委托向全國人大提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
網站上還詳細列出了各司局的詳細“三定”職責。
二是有些單位會印發部門手冊,對各部門的職責及編製、職數等有詳細說明。這兩方麵是了解單位最直觀的材料。有心的朋友不妨上班之初就用心學習,了解情況。以下這則事例就顯示出了了解單位情況的優勢:
某部初任公務員培訓時,大家圍著來出席開班式的張部長聊天,張部長突然問了一句:“同誌們,你們知道這兩年隨著××工作任務的不斷加重,我們部又多了一件什麼大事嗎?”當大家麵麵相覷,或是隻能憑空猜測時,小王由於之前在本部網站部門簡介欄目中了解過相關情況,覺得自己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於是,她鼓起勇氣,清了清嗓子說道:“張部長,我說一下,不對的地方您多批評指正。近年來,隨著××方麵的改革逐步深化,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黨中央、國務院對此十分重視,明確我們部牽頭負責這項改革,為加強工作力量,抓好重大改革決策的貫徹執行,去年年底,部裏還專門增設了××司。目前,這項改革工作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正在全麵鋪開,前一陣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還連續作了幾期專題報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