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語驚四座。秦教授和陶含之幾乎同聲說:“何以見得?”
丁筱君微微抬臂,張口剛想說什麼,就見門外走進一位麵目姣美的女孩,後麵跟進來的卻是一臉笑意的陶然。
那女孩說:“不錯,這裏塑的正是蔡文姬和兒子、孫子在一起的像。”
本來,她那略帶慘淡的美豔已經讓人觸目,而從她口裏說出來的話更使人心驚。於是,在廟裏的三個人臉上便爬滿了疑問。
見他們這種表,陶然便忙著給大家介紹,說她叫李小媛,是龍城大學中文係的學生。至於其它況,尤其是她怎樣敢麵對三位資深的學者下如此決然的結論,他不清楚,也無法講清楚。
緊接著,陶然又把兩位專家和自已的父親介紹給李小媛。
陶含之從兒子的表上已有了結論,他認為兒子眼光不錯,很會選人。隻是這名字卻象在那裏聽說過,覺著並不陌生。此刻也顧不上多想多問,因為他們的話題太吸引人。於是他轉頭問丁筱君:“丁老,你是怎樣判斷的?”
丁筱君說:“這很簡單。塑像的年代我們基本上可以確認,在這個基礎上推理:一是書上“琴操”兩字顯然是漢隸書,但已有魏書的傾向,這反映的正是漢字由隸書向魏書轉化時期的文字特征。二是《琴操》為蔡邕的著作,但勘印成冊當是後人的事,在未勘印前能夠知道此書的人,其女蔡文姬是有這個條件的。三是,大家來看看這尊坐像。”說著領大家轉過坐著的書生麵前,繼續說:“從他的衣著看,正是漢人常穿的直裾單衣,是當時男女居家時的通用服裝,猶似現在的休閑服。同時,我們從其衣飾的方領上又可推斷這尊塑像是個文人學者,即所謂‘勃衣方領’是也。大家再看這位青年和孩童的模樣,不會是個純粹的漢人吧?”
隨著她的指點,果見兩人深眼高鼻,很有當時的“胡人”之風。
丁筱君說完這些,又對著李小媛說:“請問姑娘,你是怎樣得出這個結論來的?”
李小媛說:“我現了一通石碑,一通立於魏明帝青龍二年的石碑。這通碑是鄰近幾個村子的老百姓在建姬神廟的時侯立的,記敘了蔡文姬的一些生平事跡。碑文上說,姬神就是蔡琰,‘沒於胡,生二子’,後落戶於斯,教鄉民學禮儀、識文字、斷音律,造福鄉梓;文姬子蔡寧,嗣母姓,繼先母遺誌,創辦鄉學,鞠躬盡瘁,卒年止有三十七歲。為感念文姬的貢獻,四方百姓把文姬住的村莊更名姬山村,並修建了這座廟宇,四時供享。
秦教授問:“這通石碑現在那裏呢?”
李小媛說:“就在後麵院裏。”說著,領大家走進旁邊的小院。
院子不大,但很整潔,院子裏有位中年婦人正在清掃落葉。石碑就立在靠院牆旁邊,為龜馱碑,上麵鐫刻的隸書雖經風剝雨蝕,依然清晰可辨。幾個人圍在那通石碑邊細細研究起來。
中午時分,這些人就聚在院子裏吃開了飯,當秦教授問起那位中年女人的況時,卻想起了淨塵講得那個故事,原來這個女人正是淨塵講述的故事的主人李應梅。當秦教授問起她服毒自殺的事時,李應梅告訴他,她在醫院被搶救過來後,趁著醫護人員不注意就溜走了,因為她交不出醫療費,隻好出此下策。爾後她四處飄流,不想卻碰到了鄭芝賢老人,便建議她到這裏守廟,兼著渡日。好在鄉風淳樸,四鄉百姓為她捐衣輸食,她也就在這裏定居下來。
秦教授也好心地講起了淨塵的況,反倒引動了李應梅一腔哀愁,隻好回屋裏一個人抽泣起來。
下午,二牛領著陶含之他們上了山,而陶然卻找理由留了下來。他同懷抱古琴的李小媛一起來到屋外的山坡上;李小媛向他講起了褚小明同她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那天,當李小媛從母親嘴裏知道了他同褚小明的關係後,便徹底崩潰了。她想到過死,可總覺著對不起人,可活著又覺沒臉見人,隻好拿了點錢一個人跑出來。但她一個孤身女孩,總得有個避身的地方吧!她想到那次徹底改變了她命運的旅行,想到了鄭之賢說起的那個可憐女人,也想到了該怎樣了結自己的餘生。她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姬山村姬神廟,當她向那個豐韻尚存的女人哭述了自己的遭遇後,滿眼是淚的女人收留了她,還認她做了幹女兒。
李小媛說來平淡,但陶然卻能感受出這種人生的艱難。他能想象到,當李小媛懷著一顆破碎的心在荒寂的山野踽踽獨行時,會是怎樣一種心、怎樣一種心懷。她所以能在經曆如此重大的打擊之後,依然頑強地生活下來,實在是不敢想象的事。對著麵前淒婉的李小媛,陶然敞開了自己的心。
世界上的事真是那麼奇奇怪怪,當陶然第一次見到李小媛後,便打心裏愛上了她。她是那麼清純,有如山澗的一泓碧水;她很象是一朵盛開的牡丹花,熱烈而又明麗。這一切感覺彙聚成他心底的由衷讚美,他把她看作璧人,看作心中的最愛。當他現褚小明同李小媛非同尋常的關係後,一種失望和不甘心的念頭曾在心頭浮起。然而,天性平和的他,終於還是壓下了自己奮爭的勇氣。當他從洪峰那裏聽到李小媛的不幸遭遇後,他平靜的心頭翻起了洶湧的波瀾。他不能看著她吃苦,他下決心找到她,那怕走遍天涯海角。當他平靜地向她講敘完這一切之後,要求李小媛一起回去;人生需要勇敢麵對,決不能退縮,更不應回避!
李小媛已哭成個淚人兒,她不敢想像,那位年青的學識修養一流的“博士”,會如此在乎她,鍾於她;她幾乎是不自禁地撲在陶然肩頭,失聲痛哭起來。
好一會,李小媛止住了悲聲,用一種平靜的語調說:“我在這裏得到一張古琴,據說是蔡文姬用過的;還有一部有韻無曲的《胡笳十八拍》,我給你彈彈,你願意聽嗎?”
陶然說:“我雖然不是鍾子期,但我們心脈相通、真心相愛,我一定能聽懂你的琴意。”
琴聲象一陣狂風驟雨般響起來,陶然望著坐著樹下撫琴的李小媛,思悵惘,心事悠悠。
晚上,當陶然把這一切告訴爸爸的時侯,陶含之沉默了好半天。他弄不清兒子的思想,以他的條件,可以進行更好的選擇;他這樣做,無疑是一種犧牲。然而,他更加清楚的是,兒子的犧牲對於李小媛這個心靈破碎的女孩所具有的意義!
想到這裏,他滿懷疼愛地對兒子說:“然然,你已經長大了,一切由你做主吧。”
【,謝謝大家!】
《古墓驚魂》僅代表作者張拉發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我們立刻刪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