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是“雷擊說”。出使蒙古的羅馬教廷使節約翰·普蘭諾·加賓尼在其文章透露,成吉思汗可能是被雷電擊中身亡。“在那裏卻有凶猛的雷擊和閃電,致使很多人死亡。”因為這原因,蒙古人很怕雷電。南宋彭達雅所著《黑韃事略》記載,“韃人每聞雷霆,必掩耳屈身至地,若躲避狀。”但是這種說法並沒有直接的證據,比之上者較為離譜。
那麼,成吉思汗死在西夏靈州的軍中,可是陵墓為什麼安放在鄂爾多斯草原上呢?有一種說法認為是為了滿足他生前的願望。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軍西征路過鄂爾多斯草原,看見這裏水草美麗,鳥鳴鹿奔,不禁心曠神怡,連馬鞭不小心掉落都沒發覺,他的部下把鞭撿起想要交給成吉思汗,然而成吉思汗卻說:“這裏是強大王朝存在的地方,樹木花草茂盛的地方,把馬鞍就放在這兒吧!不管走到什麼地方,就按照馬鞭放的方向,死後就把我葬在這裏。”
不幸的是,成吉思汗卻在即將攻克西夏都城的緊要關頭,為了不動搖軍心,騙取西夏早日投降,他留下遺囑“秘不發喪”的命令,由少數親信將靈柩秘密運到傳說中被成吉思汗所讚美過的地方安葬。為了不使外界知道他的死訊,親信們在長途中見人殺人,見畜殺畜,一路上不知為此而殘害了多少生靈。到了地點後把靈柩深埋,並將墓穴填平,把草仍然覆蓋在上麵,恢複原來的樣子,還讓群馬在墓地上任意踐踏,等第二年青草長起,與茫茫大草原再看不出什麼區別時才將軍隊全部撤走。他們為了讓親族想在祭奠他時找到埋葬地,就牽來一隻駝羔,當著母駱駝的麵將駝羔殺死並將血灑在墓地。駱駝有辨識自己血親的天性,每逢祭祀時,人們把那隻母駱駝牽來,它徘徊哀鳴的地方就是陵墓的所在地。
據波斯人誌費尼記載,墓中隨葬品乏金銀和馬匹,還有40多名盛裝美女隨葬。又據載,成古思汗的墓地後來成為一大片樹林,即使是那裏的老守林人,也無法找到確切的埋葬地點。
同時,這裏是蒙古人極為尊崇的“大禁地”(蒙語稱為“也可·忽魯黑”),由禁衛騎兵1000戶巡邏守護,在“大禁地”的外圍,有用無數的箭杆插成的矮牆,嚴禁任何人靠近,違者要受到嚴厲處罰。
成吉思汗以後,窩闊台汗、貴由汗、蒙哥汗及拖雷等人,也相繼埋葬在起輦穀。
由於實行秘葬,至今考古界尚未發現蒙古帝王或貴族的墓塋,這是極為罕見的現象。
可以說,成吉思汗去世780多年來,尋找成吉思汗陵的活動就從來沒有中斷過。不少尋找成吉思汗陵者,就是衝傳說或推測之中的財寶而來。尤其近十幾年來,匈牙利、波蘭、美國、日本、意大利、德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土耳其、韓國等十多個國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競相開展了尋找成吉思汗陵的工作,為的也就是這個從未麵世的神秘寶藏。
事實上,陵墓中是否藏有寶藏,文獻上並沒有記載。是陵墓中真的沒有寶藏,還是元朝統治者為了祖先的英靈不被打擾,故而在文獻上沒有留下絲毫的記載?史書中沒有任何的相關記載,又怎會產生這樣的傳言呢,據說是和兩件事情有關,一是有個波斯人寫了一本叫做《世界征服者史》的書,他在上麵提到成吉思汗死後,窩闊台即位,他的第一道令便是按照習俗為成吉思汗的英靈散發食物三天,並從氏族和家族中挑選40名美女,她們穿著用黃金和寶石裝飾起來的貴重衣服,與一些駿馬一齊作為祭品。另外一件事就是西方的一個人看到忽必烈的弟弟死的時候,陪葬了大量珠寶、黃金等。西方的考古學者和探險家們據此推測,成吉思汗的墓葬中肯定隨葬了更多的珍寶、黃金。成吉思汗的陵墓是否存在鮮為人知的寶藏,都有哪些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看來隻有天知道了。
成吉思汗墓葬中是否存在大量的稀世珍寶,目前看來這雖然隻是個傳言,但也足夠叫那些有心人心癢癢了,因為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各國,掠奪而來的珍寶大多都不知去向,所以,人們一直相信大量的寶藏就在成吉思汗的陵墓中。故而一次次考察無功而返絲毫沒有影響各國考察團對成吉思汗墓葬的興趣,各國考察團依然前赴後繼奔赴草原。在眾多的考察團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美國富翁穆裏·克拉維茲的探險小組了。
2000年8月,美國的探險家、億萬富翁率領他的由科學家、考古教授和翻譯組成的考古探險特別小組,信心十足地來到烏蘭巴托尋找成吉思汗陵墓。2001年8月16日,探險隊由此向外界宣布“找到了成吉思汗的陵墓”,墓地在烏蘭巴托東北300多公裏處的森林中,可惜後來被證明是匈奴墓。2002年4月,這個考古隊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東北322公裏處的肯特省巴士利特鎮(音譯)發現了一個由城牆環繞的墓地。這個古墓被稱為“非常可能是成吉思汗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