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勸勤發心(1 / 1)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空性是多維世界,是需要證悟狀態產生,才能慢慢生起智慧的,我們學什麼必須先明白他的架構原理,才能下手,沒有好的老師指導是無法確定方向對錯,但是無論多高的修為不要去駕馭別人,法是求的,不是送的,學會這一點,你就學會了不度之度的方法了,勸勤不是奉勸,是描繪,讓人生起歡喜心生起信心的意思,我們很多人認為勸導可以改變別人,勸導隻是引導徹底改變需要自己,勸勤是引路,改變必須是自己。教育方法和教育結果需要自己去努力,迷時師度,悟時自度,所以說悟隻是入門需要更深的造詣功夫才行。

勸勤是一種高尚的作為,我們身邊很多人都是需要你的演化,才能達到勸勤目的,做到幫而無幫,勸而無勸,這需要大格局的風範,曾經有人問我韓紅行為是好是壞,我回答,韓紅不是做了什麼為好,隻是她敢做什麼,才是最可貴的,不與好壞論處,我們也一樣,做與敢做不是一碼事,推你爬山和自己爬山不是一個感受,勸勤很重要,理解更重要。很多事情我們敢都不敢去做,是好是壞都與我們無關。愛心不是培養的,是骨子裏就應該有這個意識,家庭環境教育程度與愛密不可分,有人隻為自己活著,有人隻為大眾活著,沒有對錯。勸勤隻是引導大眾對大愛培養與認識創造機會,自發心才是最重要的。

悟性悟性,普通人是不具備悟性的,隻是有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不是悟性,天生是什麼樣的根基,就是什麼樣的根基,NDA決定了出生後的狀態,悟性智慧,是洞悉萬物智慧,必須是悟後才能有的。這個問題必須搞明白,否則你會認為大樹長大DNA會改變,不管大樹長多大承受多少風雨,DNA不能改變的。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的發心學習,就必須樹立解脫正見,這樣就容易下手,也不會偏離主題,不會走彎路,這是勸勤的目的。

勸勤的含義非常深奧,《韓非子·八姦》以勸其心使犯其主。《尚書·盤庚中》:\\\"汝不謀長,以思乃災,汝誕勸憂。\\\",這是表達,用心去感化他人的意思,與勸說關係不大,心受的感化,往往效率最大。古人用道不用心,用心不用計,正是如此,如果說一個方法能挽救一個人,那這個方法一定的科幻出來的,人接受的是法性,而不是方法。很多家長用很多方法去幫助孩子成長,最終適得其反。

我們在自發心上,有很多的 不足,這是很多人看不見的,理想沒有,愛好沒有,追求沒有,渾渾噩噩,也不知道自己一天在做什麼,思想不集中,懶散麻木,男人沒有紳士風範,女人沒有窈窕姿態,穿裝打扮都不在意,如果是這樣,我們已經真正的病入膏肓,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丟失了莊嚴意識,你就無法激發內在的奮發勇氣,如同沒有力氣的爬山者,最終難以到達山巔。古人對向往未來,非常重視,用重生於希望激勵大眾,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都是屬於勸勤序列,發心的目的本自內心起用,而勸勤隻是感召,曾經有人說過,別去叫醒一個裝睡的,可我們正是那個裝睡的人。

感恩是我們始葆不變的主題,人生就要具備旺盛的活力,釋放真情,讓愛燃燒溫暖世界,我們始終學會認識真情的存在,無論父母子女,親人朋友,用真實的情感去麵對,感召他們,積極向上,曆代所有的成功人,都是對職業的執著 與感恩,至死不渝的堅持著,最終得到優越的成績,這就是所謂的發心,生命在瞬間,生活也是瞬間,如果能夠認識了自己,認識了生命,認識了生活,我們活的更輕鬆更活潑。